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拜會(一)

第十章 拜會

掀開車簾,一陣淡淡清香傳來,不適的感覺在鼻腔中泛起,強忍著沒敢打噴嚏,抬頭看見大小姐坐在馬車中間,一身白裙,頭髮用髮簪挽起,簡單的用髮帶攏在後面,清麗的臉龐略顯疲憊,有名微微行了一禮,在大小姐的目光示意下在坐在了側面。

隨著外面馬蹄聲響起,馬車微微一震,接著車軲轆碾壓石板的聲音響起,侷促的空間有些壓抑,尷尬的氣氛中二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打破僵局。

最後還是有名先出了聲,說:“大小姐,小人以前的事大多都不記得了,有時候想起一些,但總是弄不清楚事情的始末,不敢期滿大小姐,小人的名字都是被吳護院問煩了臨時給起的,現在好了,以後可能得一直叫個這個名字了。”

大小姐抿嘴一笑,說:“我以為你真叫有名,那天老太公問你的姓氏時我也感到奇怪,後來聽你那麼說,大家都信以為真了。”

“這事都怪吳護院,小人剛醒的那幾天見天跟在後面問我名字,說我一個家奴可能根本就沒名字,我一生氣就臨時起意起了這個名字,讓大小姐見笑了。”

“以前不是給你說了嗎,以後就不要在自稱小人了,不過叫大小姐可以。”

有名一聽心想,這大小姐真有意思,不稱小人叫你大小姐,不還是尊卑有序,可能還是在提防自己,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人,有點能力也有些捉摸不透,換誰都有可能這樣做,這樣一想心中就坦然了些。

於是接著說:“大小姐,那小人,哦在下,在下以後就不自稱小人了,另外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說吧,什麼事情。”

“兩個事情,第一我希望大小姐給我講一下老太公的事情,主要為今天的見面做些準備;第二是在下能不能看一下外面,這一段時間一直呆在府裡,我都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你真不知道你以前是什麼樣嗎,看你的見識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人,感覺像一個幾十歲的。”

氣氛開始活躍起來,有名放鬆了一些笑著說“我可能是從另外一個世界來的,以前活了幾十年,再來這裡活了十幾年,所以說起話來就像一個幾十歲的老爺爺。”

大小姐聽完咯咯笑了起來,說:“哪有這樣的事,不過聽你的說話還真有這樣可能哦”。笑完以後略微一想,記起來剛才有名的問題說:“今天沒有時間帶你到城裡逛了,以後有的是時間,讓兮兒帶你出去逛吧。你從窗簾向外看看吧,順便我把老太公和曾家的一些事給你說說。”

得到了大小姐的許可,有名便掀起窗簾朝外看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各色人種都有,片段的記憶中知道泉州是一個大港口,曾經好像是“世界第一大港”,大港目前是沒看見,不過沿街看見很多的寺院,甚至還有清真寺,路上有很多的僧人道士,這種直觀的影響很奇怪,感覺好像不是大港口,反倒是一個宗教聚集地。

邊往外看,邊聽大小姐說關於老太公的事。聽大小姐說:曾氏大族是泉州的望族,底蘊深厚,從本朝開國以來,人才輩出,中進士的人有幾十個,甚至有御賜國公府的牌匾。老太公名叫曾括,進士出身,從縣令做起,為官數十年,直至兵部侍郎,後來由於母親去世,辭官回家丁憂。從官位講老太公不是宗族中最高的,但一方面老太公是先祖延世的直系嫡傳,另一方面老太公儒學造詣深厚,是福建路有名的大儒,常有一些人來拜訪老太公,於是老太公就不住在東湖的國公府,而搬到了清源山下的精舍中居住。

從本朝開國後,隨著與蕃商貿易的繁榮,泉州府經濟繁榮,有大量的外來人口遷入。本朝重科舉,泉州有很多的世家大族,不過和曾家比起來要稍遜一些,甚至州府有事都會找老太公商議。我們府裡雖然經營有道,家資豐厚,但只是曾氏大族的旁支,和老太公這一支的血緣關係離的已經很遠了,而且曾氏大族最重科舉,家裡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中一個進士。府裡從我爺爺開始都希望家中能中個進士,可是父親再努力也只中了一個舉人,後來到我這裡家裡只有一個女兒,科舉之路就斷了。

爹爹活著的時候經常把府裡進貢的茶餅給老太公送去,算是投其所好,和老太公拉好關係,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依靠老太公的人脈,其二是府裡能在曾氏大族中有一席之地。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老太公打心眼裡就看不起府裡經商,只有每年給宗祠交份子錢的時候,老太公才會正眼看我們。爹爹每年都會拿出很多的錢給族裡,可這次府裡出事,還是很多人不把府裡當成一回事,在族叔的挑撥下向府裡下手。

我們家從太爺爺開始就一脈單傳,族叔的爺爺和我的太爺爺是兄弟,所以從血緣關係上講族叔和我們府上是關係最近的,這就是族叔為什麼先跳出來鬧事。其實在老太公眼裡,家裡的生意算不上什麼,沒收就沒收了,留一部分我們孤兒寡母也能過一輩子,從這個角度上講老太公並沒有惡意。

聽到這裡,有名有點摸不著頭腦,便問道:“大小姐,這明擺著是搶劫,怎麼會沒有惡意呢?”

“老太公要有惡意,一句話就會把家裡的財產都沒收,官府都會幫忙,還會宣揚老太公的仁德,這就是我當時說沒辦法了的原因。”

有名喃喃的說:“這是什麼世道,一點王法都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