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美:謝謝你,我的男神。
方大美來到了爸爸的書房。開啟了電腦,輸入瞭解鎖的密碼。在桌面上找到了上網的快捷鍵,點選後進入了360的引擎。
輸入了方大美三個字,一連串兒的資訊,立刻就充滿了引擎。
方大美加緊的瀏覽。
引起方大美注意的,是關於早報內屏文章的叫戰。
《文科狀元原來是一個智障女》是這場較量的導火索。
開啟頁面兒一看,文章並不長。只是對曹立明這個知情人的採訪,標題和內容嚴重的不符。但是文章下面罵聲一片。
某公眾號的大威,發了一篇對這一篇文章的質疑。
《智障女怎麼當的文科狀元?——試論媒體的良心》,除了對上述文章進行論點,論據的質疑以外,就是對實習記者抓眼球的標題,進行了良心的問責。重點就是採訪並沒有進行事實上的核實。而是人云亦云,竟然用智障女來形容一個文科狀元。違反了基本的道德底線。不僅對當事人造成了名譽上的損失,而且違背了良心。為了抓眼球,什麼都做得出來。
還有幾篇大威的文章,都是圍繞著平面媒體的道德討論的,但是內容並沒有過多的事實依據。主要指出的就是標題黨,害人害己,失去了對基本事實的求索,只為了抓眼球,而不顧及其他。
評論區更是一邊倒的譴責。
最有分量的是班主任那篇文章《班主任還原文科狀元的真相》。
文章寫的很樸實,只是對自己平常的一些學習,生活狀況進行了陳述。並將自己平時學習成績的成績單貼附屬在文章等末尾。姐是高中以來幾年的期中,期末的成績單。最具有爆炸力的就是畢業鑑定。
《小網紅和文科狀元》是同一名記者,對曹立明和自己關係的詳細報道。這篇文章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把輿論的矛頭引向爆料者曹立明。但是文章中曹立明講的幾個小段子,方大美是完全認可的。但是以一般人的智商都知道,早報的實習記者發表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甩鍋。無論他們怎麼譴責平面媒體的道德問題,都把這些貼在了曹立明這個小網紅的身上。曹立明因為這件事兒成了網紅,也是因為這件事兒而被罵的狗血淋頭。
方大美看著評論區的評論,覺得有些話,罵的很解氣。這也緩解了她看這件事兒的時候,對曹立明的怒氣。
方大美知道這件事兒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的發小曹立明。但是曹立明是一個大嘴巴,辦事兒不靠譜,自己是心知肚明的。雖然當時千叮嚀萬囑咐,楊春妮兒也不太滿意。自己還是一意孤行的,讓他去接待那些記者接受採訪了。
方大美又從網上下載了曹立明被採訪的錄音。但是當他看到這一段錄音,點選量短短的兩天時間,已經超過了幾百萬的時候,就並不關心錄音裡的內容了。心裡暗暗的罵著這個小子,突然間成了網紅,而且還是因為自己,他成了網紅,竟然不提醒自己一下。有這樣的朋友,也真是悲哀。
接著又是幾個大威對甩鍋事件進行評論。當然,中心還是早報和早報的實習記者。並沒有幾個人去揪著曹立明不放。
然後就是本地各種媒體的記者蜂擁而上,有還原當時具體情況的也有把照片放上去的。從照片上看,曹立明還是很帥的。尤其是他那種侃侃而談的神態,和平時他嬸砍的時候,完全一樣。但是照片旁邊被許多人貼上各種罵人的詞語,也讓方大美心裡特別的痛快。
方大美並不覺得這件事兒是在說自己。就好像這件事兒,是發生在別人的身上一樣。看著雙方打架的經過。越看越有興趣,越看越想樂。一個網紅事件主角兒並沒有什麼感覺,而是打架的雙方卻打得很厲害。
這讓方大美有點兒憤憤地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