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荷姑娘出身風塵,極擅察顏觀色,見司馬紹神色猶豫,顯是有所意動。
她也想看看這少年有何才華,便在旁幫腔道:“老鴇盛情,殿下又何必推辭?出身書香門第,殿下的學識必是極好的。”
嘿嘿,司馬紹撓頭笑了兩聲,說道:“那好吧,那在下就獻醜了。”
老鴇趕忙鋪紙擺硯,蘇荷姑娘上前主動磨墨,就等著司馬紹題詞了。
司馬紹凝神想了想,提起筆,在紙上先寫下了滿春院的新名字“煙雨樓”。
“好字。”蘇荷姑娘仔細端詳,脫口讚道:“既是楷書,卻又多了番小橋流水的氣勢。”
“姑娘過獎了。”
司馬紹赧然一笑,說道:“我自是知道筆力和功夫還不夠,還須多加練習。”
說著,司馬紹再沾墨汁,在另兩張紙上寫下了楹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建康無故人。”
蘇荷姑娘輕聲誦著這兩句詩,不禁對司馬紹刮目相看。
老鴇樂得眼睛都沒了,包子臉上褶更多了,用袖子扇著風讓墨跡快乾,嘴上急著道:“妾身這便去找刻工,把這絕好的字、絕好的楹聯刻好,掛在煙雨樓門上。”
司馬紹趕忙叮囑道:“可莫說是我寫的。”
“曉得,曉得。”
老鴇連連點頭答應,“對外人我只說是花重金請學士名士所寫。”
司馬紹擺手道:“只說是某個不知名的學徒所寫,哪來的什麼學士名士。”
蘇荷姑娘吃著這風味獨特卻又滋味甚美的菜餚,眉目頻閃,不時看一眼坐在對面的少年。
一盅小酒下肚,蘇荷姑娘臉色微紅髮燙,更顯妖嬈之態,膽子也大了起來,便燕語鶯聲地開口說道:“好叫殿下知道,奴家最近哀愁之處,乃是鄰家的頭牌花魁得了一首好詩詞,要在西巷花案會上奪魁。”
蘇荷姑娘卻不死心,妙目盯著司馬紹,說道:“殿下剛才那兩句楹聯確是極好的,可否對奴家施以援手?
若有一首好詩詞,花魁爭鋒的事情也迎刃而解。”
說完碧眼生光,伸手環著司馬紹的胳臂,輕輕推著,軟語央求道:“太子殿下,你就答應嘛!可憐可憐奴家,別讓奴家落了面子,也幫幫蘇荷姐姐……”
這小女子,和若雲姑娘不同,還會膩人發嗲呢,司馬紹被這麼央求,還真沒那硬心腸說出拒絕的話來。
“讓我想想,讓我想想哈——”
司馬紹輕撫額頭,穩定被蘇荷姑娘搖動的心情。
要說詩詞,後世人信手拈來的不外乎是最為朗朗上口、最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司馬紹知道蘇荷姑娘求詩心切,走到旁邊的桌案前,就著之前剩下的白紙筆墨,司馬紹落筆如飛,“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輕羅小扇就像一朵優雅的白蘭花,她的纖腰上裹著用玉裝飾的錦帶舞動著來自天上的輕紗。讓人覺得她是來自天上的仙女,而她回眸一笑時的燦爛更勝過繁星的光華。
這是一首描寫宮女跳舞的詩,作者沒有刻意描繪她優美的舞姿和迷人的容貌,而是透過一些物象的描寫向人們展示了一位嬌柔美麗的舞女形象。
詩中描繪的舞女,一手揮舞著像潔白的白蘭花一樣的輕羅小扇,一手舞動著輕薄的“天紗”翩翩起舞,裹在她腰上的“玉帶”更襯托出她腰肢的纖細、身材的婀娜和舞姿的曼妙,讓人直覺得她是從天上來到凡間的仙女。
而最後一句更突出了宮女的美麗與純情,因為只有純情的女孩她的笑容才最燦爛最迷人,才能勝過滿天星斗的光華。
“好詩,絕妙好詩。”蘇荷姑娘把詩稿捧在手中,誦唸數遍,愛不釋手,半晌才想起向司馬紹斂衣下拜,“多謝殿下贈詩,奴家實乃三生有幸。”
蘇荷姑娘禮畢起身,心情還是激動興奮。
兩人離得很近,她情不自禁,低頭便在司馬紹的額頭輕碰了一下。
司馬紹怔了一下,不由得宛然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