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建康城南。
“你看此處如何?”
林風道:“甚好,仔細修葺後即可使用。只是略有不足之處...”
周圍的人們聞言不由擔心起來。
“不足之處是這裡是街口通道的所在,離大街,街攤販都很近,會不會擔心有些嘈雜。”
城主和那圍在周圍的看客們一聽各自立即道:“林公子,放心,放心,這裡平日靜得很吶。”
“是啊,這裡可稱得上鬧中取靜,鬧中取靜啊!”
林風道:“諸位有所不知,古之書院必建於城郊山林之勝地,即遠離喧譁世俗,也可陶冶性情,所以選址一定要清淨。”
林風是司馬紹的好友,林家又是本地名門望族子弟,所以周圍人一時也不好反對。
司馬紹聞言笑了笑道:“以往士人散居山林,躲避喧囂,但而今不同。
建康城裡左鄰右舍所居七七八八都是官宦子弟。
沒有哪個地方比建康城中之中,更是人才匯聚,書院建在此處圖得就是交通便利,往來方便,二者並論只能說各有千秋。”
說完司馬紹繼續察看,步出屋子後門時,但見面前就是不知名的野山。
只見山與山之間,是一層濃而厚的雲霧,只見山頭,不見山腳。
遠方雲霧縈繞,山巒疊翠,俯視山下,只見綠樹成片,綠草如茵,有少許鮮花裝點,是個安身修養的好地方。
抬眼望去,只看見重重疊疊的遠山次第向天邊延伸過去,近處清晰可辨,遠方漸漸模糊起來,消失在遙遠的天邊處。
眾人見此此幕都是心曠神怡。
真是一個讀書的清淨好去處,令司馬紹都有等回到年少讀書時候的衝動。
司馬紹心底已是決定將此地作為書院之處,口中卻道:“不過作為書院還是太狹小了一些,這周邊幾屋的鄉鄰是否願意出讓,此事勞請城主派人打聽一二。”
城主一拍胸脯道:“太子殿下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周圍人等也道:“那周邊鄰居與我相交多年,我可以助城主的人出面遊說,盡綿薄之力。”
司馬紹笑著道:“如此太感謝各位了,他們若願意轉售,價錢上我必不會虧待。若是他們不肯,你們再回來商量,切記不可強迫百姓。”
幾人一併稱是,即前往周邊人家去了。
......
司馬紹聞言大笑,展望眼前山水道:“我打算除了書院之中,再設一個蒙館,延請建康城中裡官宦子弟,富家子女們來蒙館就學。”
這時林風低聲道:“其實以我之見,這書院建在建康城中即在官府眼皮子底下,我擔心會多受干擾。”
司馬紹失笑道:“你說的是,但以我的身份,若是將書院建在別處,就無有心人的打探嗎?倒不如大大方方建在城裡,以示吾之坦誠!”
林風仍是道:“可是將書院獨立於朝廷之外不是更好,如此好厚養清淨之士。”
司馬紹聞言心道,自己又不是學儒家書院那樣自成一片天地,讓儒家學生議政論政,成為天下的輿論之地,這不是自己建立書院的初衷。
但他也知道如林風這樣的讀書人都有抱負,認為朝廷政治應該出於公議,讀書人的想法可以左右中樞決策。
可是古代朝政最後的局勢就是官員們的尸位素餐,讀書人卻積極論事,最後慘遭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