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給予食宿全包,每月俸祿的待遇,這乃是頭一份,城裡其他的大書院都沒有這等優厚的待遇。
所以要辦成與眾不同的書院,最重要的還是得依託於司馬紹眼下的名望。
此刻建康城已入夜,到處星火點點。
......
尚書房。
晉元帝問道:“紹兒現在在做什麼?以他的性子不像是閒居得慣的人吧。”
李公公道:“陛下明鑑,太子殿下據說現在已是打算在建康城中開設書院,並教授學生。”
晉元帝道:“還真打算在城中講學不成?”
李公公道:“回稟陛下,聽聞殿下花了不少人力物力錢財,開設書院,還為其寫了篇文章,甚為轟動。”
晉元帝失笑道:“哦?紹兒居然還有這等文筆!”
李公公附和的笑了笑。
“奴才命人呈給陛下。”李公公回道。
片刻後李公公將司馬紹那篇文章給晉元帝呈上。
晉元帝展卷讀起,初時看起見司馬紹將中國比作少年,甚是新鮮。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再讀到後面,在“美在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時,晉元帝但覺整篇文章寫得是慷慨激昂,讀來字字有聲。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晉元帝大為觸目感動,其後道:“真不愧是紹兒!這文章不說古今,恐怕本朝也沒幾個人及得上了。”
李公公道:“臣亦覺得此文乃神仙之筆。”
“神仙之筆,說得好,此文你們派人請名家裱起來,然後請人臨摹些在各個殿下、公主府邸殿中各懸掛一副。”
“奴才遵旨。”
李公公道:“陛下,奴才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小李子,你直言就是。”
李公公道:“陛下,如太子殿下這等文豪,放之山林,著實太可惜。其實奴才以為對殿下這等有名望的,朝廷當放在朝堂上,如此可以彰顯陛下重才惜才之意。”
晉元帝聞言笑了笑道:“小李子,你可真是一肚子壞水。”
李公公聞言連稱不敢。
晉元帝自信地笑了笑道:“如何用人,怎麼用人,朕自有主張。派人傳旨告訴他,他既要辦書院,朕準了,朕還賜他千兩白銀,就從內庫撥給。”
司馬紹開辦書院後,也是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全國各地遍請名師。
書院的講者最少必須要在舉人以上,如林風、許魏然等都在司馬紹邀請之列。
當然僅僅是舉人還不夠,司馬紹還出面寫信給之前幾年高中的進士。
司馬紹就親自帶著邀請來的眾人來到府上。
侍女們也不知道司馬紹為何如此重視他們,竟如此屈尊將他們迎到自己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