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書院的招考順利結束,全國各地有才之人才可謂是被司馬紹網羅了七八分。
如此書院大體的框架就定下了。
而書院開館就定在明年初春,閉館則定在六七月。
期間大半年光陰,弟子們都必須在書院裡閉門就學,無事不得請假。
就在開館這一日,整個成才書院都是張燈結綵,鞭炮齊鳴。
身為成才書院首任院長司馬紹穿著長袍,站在書院大門前,但見都城的父老鄉親絡繹不絕地前來書院道賀。
書院門口,紅丹丹的鞭炮放個不停。
過了一陣當地的大小官員,上至城主,下至縣官,都是親臨捧場。
但見轎子車馬遠遠在成才書院門前停下,幾名穿著蟒袍的官員大步行來。
城主見了司馬紹笑著道:“太子殿下,恭喜賀喜啊!”
司馬紹上前道:“多謝大人百忙之中還駕臨書院,實在是榮幸之至。”
城主聞言笑了笑,對於他而言本不願意來,但太子殿下開業典禮,那麼他身為建康本城大員之首缺席就不合適了。
倒不是他對司馬紹有什麼看法,只是他覺得朝廷官員太多的功夫都是花費在這些繁文縟節之中,如此花在處理民生大事上的精力就少了。
但不去又不行,他必須給司馬紹一個面子,其關係散佈朝廷上下,就算自己絲毫也得罪不起。
並且身為地方官,烏紗帽穩不穩,政績是否出色,就看與司馬紹這樣的頂尖人物能否搞好關係。
至於其他官員看得更通透了,官員往來時屢屢提到司馬紹的名字。
這已經在朝堂上隱隱形成了一等聲勢,換句話說那就是名聲。
特別是朝堂上近來傳出要在陛下要退位的風聲,雖說眼下沒有什麼有力證據,令大多數人都以為這是有人在謠傳而已。
但有心人士卻知道晉元帝屢次三番在跟幾位大人們私底下商討。那
麼此事會不會與司馬紹有關?
或許他們還能從其中找到一步青雲的轉機,但其中一定要和司馬紹搞好關係。
對於他們而言,需要更有背景的人來扶持,所以這樣高官滿座的場合,他們倒是很願意來。
司馬紹則是一一接待,然後與這些官員們一併來講堂。
司馬紹坐在主位上,從這個位子看下去,左右官員們,有身份的鄉紳左右對坐,而堂下則是書院新取的學生站立在那。
書院上下都是十分嶄新,桌椅都是新作的,院牆也是重新刷過了一番,一切都透著新意。
司馬紹看著這由自己一手打造的書院,心底是感慨萬千。
既是由一番成就之感,更覺得任重而道遠。
那等剛來之初忐忑不安的心情,又再度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司馬紹起身對左右堂下作了揖然後道:“今日承蒙諸位今日駕臨書院,在下不勝感激。當初在下在此辦學一是在回報家鄉父老,二是扶持貧寒子弟就學,此外別無他求。”
“毋庸置疑,我們建康是科舉大城,歷代府試科舉,位列鼎甲,及第高中者比比皆是。
但慚愧的是堪稱名臣的官員卻是不多,古人云學而優則仕。既是學有富裕,為何當官卻當不好呢?
說來本王也是慚愧,在朝堂上所稱的建樹也不多。”
說到這裡,眾官員一併道:“太子殿下過謙了。”
司馬紹嘆道:“多謝諸位對在下的信賴。如今在下只期書院弟子為學時各個是文魁,為官時各個是國家棟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辦好此書院不僅是報答家鄉父老的厚恩,更是在下後半身的心血要做好的事。在下必竭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