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項試探計劃,很快開始實施,主要工作由軍方負責,另外的一些資訊專家輔助。
諾亞號的超級工廠中,一個個訊號基站以及探索機器人,正在加急生產。
這麼點物資,對於現在的生產力來說,根本就不算事兒。耗費時間的,主要還是不同型別的加密方法,不同的機器人系統。
一些專家甚至還在研究一種“自動生成演算法”,他們想利用電腦的隨機性,自己給自己設計硬體、軟體。
當然了,“弱人工智慧”自動設計出來的產品,安全程度、效能就先不要計較了,量大就行。
就在這一天,一位資訊專家向於易峰介紹道:“量子通訊,理論上是非常安全的,想要直接破解的難度極大……”
但因為金鑰的對比,需要以經典通訊來進行,這中間有可能出岔子。
“而訊號基站,更是得建立在商業飛船裡邊,如果硬體系統都被植入了木馬……量子通訊再牛逼也沒用。”
就如同新人類軍方,入侵“御夫2”的六邊大廈主機,從根源處都已經將對方攻破,再怎麼保險的秘鑰也會失去效果。
“所以,如果昆頓存在,很可能從這些方面入手……我們在訊號基站上,也會設定大量的陷阱。”
與此同時,所有的資訊學專家,再加上大量相關專業的學生,都被佈置了相同的任務:設計一些,與眾不同的資訊編碼手段,研究完備機器人的作業系統等等……
甚至,各個低階文明的陳年老貨都被翻出來了,尼克斯文明、迪格文明、御夫文明的電子構造被人們重新研究。
至少這些低階文明的電子產品,和新人類設計的類別有很大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不要求功能齊全,只要能探索、傳送訊號就成。安全性……當然越高越好,得給昆頓增加難度嘛!”於易峰笑著同意道。
就這樣,幾天的時間後,三百多個第一批次的機器人,被飛船投放進商業飛船特殊的炮管中,進行探索活動。
這些機器人是專家們精心設計好的東西,又增加了某些自毀裝置,一旦發覺被電子入侵,將會立刻自爆。
按照新人類的眼光,強行破解這批機器人的難度,實際上是比較高的。
“裝也得裝的最像,如果昆頓……連這個都不能破解,或者把機器人搞爆炸了,它憑什麼當我們的對手?”
於易峰饒有興致地盯著螢幕“:一百五十公里長的飛船,內部面積非常寬闊,理論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昆頓有足夠的時間破解。”
“先看看吧,就算昆頓依舊存活,也不會大規模篡改訊號的,大部分的畫面應該是真實的。”
這些機器人從炮管裡飛出後,進入一個黑洞洞的房間。它們一邊鋪設基站,一邊往內部偵查。
這些機器人下邊有粘性履帶,同時還有一定的噴氣裝置,在真空無重力環境下能夠靈活運動。
它們開啟了電子眼中的強光電筒,瞬間,整個房間裡一目瞭然。
沒有空氣,幾乎完全真空,房間裡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的景象。有許多地方有鐳射、電磁炮等武器的痕跡。
這裡停靠著大量的小型飛行器,普遍十幾米的長度,幾乎全部損壞。
滿地的金屬碎片表明,這裡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甚至……交戰雙方在飛船內部,使用過小當量的核武器!
於易峰暗暗心驚,環泰文明與超級生命“昆頓”之間的戰爭,比想象中的更要殘酷。或許環泰文明,根本不像昆頓所說的“一開始掉以輕心”,而是全力出手。
但它們依舊戰敗。
因為“寄生”、“電子入侵”的能力,各種機器人、士兵隨時都有反叛的可能,這種戰爭也是最難打的。
“快看!”趙耀大聲叫了一下,在某個螢幕中指出了不同尋常的地方。
於易峰順著螢幕,看到一條大蚯蚓死在了一百多米遠的地方!
流出的體液早就已經凝固,因為沒有重力的緣故,血跡分散了好幾公里,而沒有凝固的液體早就蒸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