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北峰,真武殿。
北峰海拔1614米,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其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臺,因此又名雲臺峰。
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詩中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雲臺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
峰上景觀頗多,除真武殿外還有玉女窗、仙油貢、神土崖、倚雲亭、老君掛犁處、鐵牛臺、白雲仙境石牌坊等,各景點均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此時在真武殿內,朱欽靈一行人由燕飛俠引入,拜會了逍遙派暫時主持日常事務的妙法真人。
滕倪與妙法真人也算是老相識,因此並未過多客氣,眾人分主次坐好,滕倪便說出此行來意。
原來,朱欽靈在茶館與燕飛俠談論時得知,如今的華山可謂是正邪匯聚,各派雲集,這些大大小小的江湖門派,根據其派系和親疏關係,分別駐進華山的五座主峰。
位於中峰的是以朝廷勢力為首的大內密探和其收服的各幫派,據逍遙派得到的可靠訊息,盜門、神調門、機關門甚至孔家和龍虎山的一眾高手也聚集於此。
位於東峰的是武林正道各大門派,如少林、武當、峨眉、丐幫等,六大門派除遠在西域的崑崙派,其他已經盡數到齊。
位於西峰的是江湖各大邪派,除大江盟、血刀門、五毒門外,據說連一直躲避朝廷的天地盟高手也齊聚於此。
位於南峰的,則是世代定居於此的華山派。
最後就是逍遙派所在的北峰,北峰相較於其他四座主峰更加獨立,因此聚集在此的多是一些亦正亦邪的中立門派,除逍遙派外較出名的有藏劍山莊、翡翠山莊、梅花山莊等,派系相對比較複雜。
朱欽靈等人知道,在武林大會上不能輕易暴露自己,否則容易成為朝廷圍攻的目標,因此便準備隱藏在逍遙派眾人中,靜觀其變,看這武林大會的走向再做計較。
妙法真人得知朱欽靈等人的來意後,先代掌門答應下此事,而後說道:“轉眼間就已經闊別三年有餘,滕掌門和靈龍少俠這次大駕本派,掌門知道後一定十分欣喜,若是二位不介意,待我向掌門通報一聲後,再來恭迎。”
滕倪知道北冥大師生性喜靜,這次來參加武林大會,定是被此處雲集的各派高手吸引而來,對他這個武痴來說,能夠與巔峰高手過招,便已經勝過俗世間的任何獎勵。
華山南峰,華山派。
南峰海拔2154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自古以來就被尊稱為“華山元首”。
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舉目環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情趣。
峰南側是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一斷層深壑,同三公山、三鳳山隔絕。南峰由一峰二頂組成,東側一頂叫松檜峰,乃是華山派山門所在,西側一頂叫落雁峰,是華山派歷代掌門閉關潛修之所。
落雁峰名稱的來由,傳說是因為迴歸大雁常在這裡落下歇息。峰頂最高處就是華山極頂,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絕頂而引以為豪。歷代的文人們往往在這裡豪情大發,賦詩揮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給後世詩文記述頗多。
峰頂摩崖題刻更是琳琅滿目,俯拾皆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嘆說:“此山最高,呼吸之氣想通帝座矣,恨不攜謝眺驚人句來sao首問青天耳”。宋代名相寇準寫下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的膾炙人口的詩句。落雁峰周圍還有許多景觀,最高處有仰天池、黑龍潭,西南懸崖上有迎客松等。
松檜峰稍低於落雁峰,而面積大於落雁峰。峰頂喬松巨檜參天蔽日,因而叫松檜峰。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宮,是華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廟,也是華山派最為重要的祭祀場所。因廟內主殿屋頂覆以鐵瓦,也有稱其鐵瓦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