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想來想去,也找不到能為顧湘洗清冤情的法子,倒是能直接去找當事人之一的夏月月。
且不說夏月月與她素不相識,會不會見她,就說她即便見了夏月月,也用了自己的法子,顧湘的冤屈倒是能洗得清,可因此而被罷官的顧懷海呢?
當然,她也可以對顧懷海罷官一事袖手旁觀,可在她的字典裡,自來就沒有做事做一半的字眼。
既然要幫,就幫到底。
然話又說回來,她一無權,二無利,如何幫?
所以,她便試圖從原著劇情中尋找突破口。
便有了後面的一應前後。
正如她對顧湘說的,州府劉大人縱然隻手遮天,但仍有官大一級壓死他的人。
而這人,便是欽差薛長蘊。
霍窈的一句官途未絕,使的顧懷海開懷大笑:“好一個官途未絕,出學兄,你當真生了個好女兒啊,今日之事,我顧懷海欠你家一份大情。”
霍出學也很意外事已至此居然還能峰迴路轉,嘴上謙虛道:“都是應該的應該的。”
“什麼應該不應該,你們來看我們,這份情誼我記下了,如今你家女兒又讓我顧懷海絕處逢生,這份情,你們當得。”
也是直到這時,顧懷海才真正正眼看向霍窈,越看越意外。
因為顧湘的關係,他對霍出學的這個女兒一點也不陌生,說實話,並沒當回事,在他眼裡,不過就是個才十五歲的小丫頭。
之前見她時,也只覺得人家閨女會長,瞧瞧長得多好看,比他閨女都好看,當然,閨女再不好看,在他這個當爹的眼裡,都是最好的。
但憑心而論,顧湘確實沒有霍窈好看。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此女還性情沉穩,眼眸清透,面對他的打量,微笑而立,不見絲毫的怯場。
就這不卑不亢的態度,不冒進,不居功的氣度,就足以讓人另眼相看。
顧懷海在心裡點點頭,又狠狠誇了霍窈一通,還極致邀請霍家人在他家住下,又命人準備好酒好菜,他要好生招待霍出學一家。
時候也確實不早了,加上明日去縣衙,霍出學也要去,方氏便帶著兒女,在顧家住上一晚,霍窈對此沒有意見,她本來就想留下等結果。
便找顧湘借了個人,回家知會霍力一聲,省著他在家牽掛。
開席前,顧懷海的兩位夫人也來了,大夫人劉氏,是個大方端莊的官家太太,顧湘的生母喬氏,則清秀好看。
雖然對於顧家內宅的事,霍窈不曾刻意打聽過,但也從過去顧湘的隻言片語中得知,她的生母和大娘感情不錯,雖是一妻一妾,但一向和睦,或許是劉氏沒有子女的緣故,對顧湘十分疼愛,儼然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
這也是為什麼,顧湘會如此嬌養的緣故。
酒席分了兩桌,一桌是顧懷海和霍出學,以及霍文,哦對,還有聞宴生。
城外亭子中時,顧湘那一跪,聞宴生就在現場,加上他本來就要回鎮上,就一道回來了,然後又一道來了顧家。
也不愧是男主,薛長蘊走的時候,還叫過他,這魅力也是無人能及。
不過被聞宴生婉拒了。
之前方氏一直拉著他說話,臨到開席,顧懷海聽聞他是霍文的同窗,清昌學塾的學生,便一併留下了。
女眷那邊人就多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