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彥秋經此一戰,雖然道行修為沒有獲得提升,但是戰鬥力卻增強了不少,遠攻有炎魔道和凍魔道,近戰有陰魔望天朔的鬥戰法和力魔道的大力加持,甚至神力之術和倍化之術也突破了一層關卡,能夠漲大到六丈。
雖然總的算起來還不是牛聖嬰這般六轉高手的對手,卻也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十方力魔道和炎、凍二道不同,沒有什麼神通法術可以修煉,完全就是強化肉身憑空得來一股大力加持,當時他的法力只剩下三成左右,拿來召喚流砂河對抗火無害,倍化之術變化的身軀也無力支撐,唯獨力魔道修成的這股力道不曾消去,竟推動肉身勉強將百丈流砂河撐了起來,簡直不可思議。
一元星砂的重量不可估量,一粒母砂就有千百斤重,十二萬九千六百顆加在一起足有萬萬斤之重,雖是被趙正陽煉化在千機帶內,不能以實際重量計算,卻也不是隻剩三分法力的他可以支撐,卻依舊釋放了出來,力魔道功不可沒。
沈彥秋一邊飛遁一邊想著,我若以近戰之法對敵,卻要尋一杆趁手的神兵才好,水火鋒雖說破障能力極強,卻不適合握持作戰,再加上我的鬥戰法來自陰魔望天朔,卻是要尋一杆長柄的神兵,槍矛一類最佳。
只是長兵器最為稀缺,修士慣用的神兵也多以刀劍這類短兵器為主,想要尋一杆趁手的長兵器只怕不太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能工巧匠打造,才能完全契合自己。
修行道鍛造神兵最為出名的,便是心真宗和元魔山天機堂,心真宗就不要想了,有飛龍子在就斷了他這條路,目前比較容易實現的就是去天鬥堂拜會智穹宗,從顏西柳這條線上入手,將牛伏魁金環中的物件兒盡數抵出,拼上自己個顏西柳往日不多的情面,說不定就能得償所願。
可惜啊,若是能找到一位墨家或者魯家的機關傑,打造一柄機關長朔,和自己的機關臂相呼應,能發揮出的威力還要強幾分。
沈彥秋粗略估摸了一下,他若不使用法力而是純粹憑藉肉身的力量,兩膀最多也就千斤力道左右,若施展神力之術便能提升十倍,加上倍化之術還能再提起三五倍,達到一拳擊出能有五六萬斤的巨力!
可是再把力魔道使用出來,他卻感受不到具體的力道,那股恨天無把恨地無環的意念充斥心神,彷彿面前有一座山也能扛起來扔到海里去!
至少,也有百萬斤的力量!
百萬斤是什麼概念?
以他目前的認知都難以想象。
一個金丹一轉修士催動移山訣,大抵能夠挪動一座微小的山峰,隨著道行日益見長,小山峰便能慢慢變成小山,大山乃至一座完整的山脈。
移山填海對於元神修士來說,也只是稀疏平常的手段。
可修士施展法力催動道術法訣,藉助的乃是天地之力,和本身的力道無關,一個金丹一轉的修士能以移山訣提起千萬斤、萬萬斤重的山峰,卻不一定能搬動一塊數千斤的石頭,這是本質上的差距。
可他憑藉這幾門道術神通疊加一處,就能催動百萬斤力道,雖說也要以自身的法力作為支撐,然則得到的卻是純粹的肉身之力。
簡而言之,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他一拳就能打殺一個金丹七轉以下的高手!
當然,這種情況基本上不可能發生,一個走路都走不穩的幼)童,手持利刃也能殺死一個毫無防備的成年人,可是那個成年人只要有了防備,便是同等身體素質的成年人也很難傷害到他。
休說金丹六轉,就是此時再遇到童元浪這樣的金丹一轉,他想要瞬間將他擊殺,也只能依靠千機帶和水火鋒,卻不能指望僅憑一拳之力將他打殺。
牛太煌號稱大力魔王,手中一柄一氣風雷棍,又稱作平天聖,乃是用心祭煉上萬年的神兵,早就達到了法寶的層次,據說一棍能將一座大山打成齏粉,普通的神兵法寶在他手中平天聖之下,一棍也要打成破爛廢品,端的是力大無窮。
哎,也不知牛太煌的大力神魔之法,和我的力魔道相比有何不同之處,可惜不能借鑑他的修煉法門,否則兩兩印證之下,我的力魔道必然能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