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九章 無可悔量

王畫一直浸淫畫道,對於修為來說,只是輔助他更好得感悟畫道而已。經年累月下,竟也給他修成了千幻境。

識得永珍而化千幻,衍生百靈入五恆。這本是天元大陸修真界的法門,而在畫道一途,自領悟永珍初始,便是可以越階對戰。

尋常修士,已經可以將萬千生靈特性融入招式之中,例如虎豹威猛,豺狼狠辣,亦或是刀槍劍戟雄勢,草木堅忍不屈,都可以在戰鬥中起到一定的提升效用。也演變出天元大陸的各宗各派。

畫道則有些不同,除卻正常的修習外,更多的是將自己的見聞與閱歷,轉化儲存在畫卷之中,除了對敵時省卻元力運轉的繁瑣外,更重要的是有足夠多的時間以假亂真。

元力凝化的幻術只能在同境界中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這也是幻術修習者只能對下使用的原因。而畫道之所以能夠越階挑戰,便和這神異有關。

李子然身為三皇遺脈,對於隱龍山自然十分了解。為了讓方木秀親自動手開啟曦皇封印,他早已將整個隱龍山藏於畫軸之中,同時,隱龍山的材質也是取隱龍山山石為主。一時間半真半假,虛實結合,竟是讓千年修行的方木秀都差點著了道。

此刻王畫盤坐在隱龍山腳下,每多耽擱一刻,李子然本體就會多一份勝算,王畫必須儘快解救出方木秀,才能對抗李子然。

“以實克虛!”

王畫心中明白道理,但苦於自己的畫道修為實在低微,面對堪比五恒大修士的李子然,一時毫無頭緒。

“當初大哥第一次見我,也並不是破除了我的畫道術法,而是以劍道之力強硬破除。雖然有我實力微末,大哥劍道高超的原因,但影響整體戰局的關鍵因素,只有一個,我用來描繪畫卷的畫軸材質十分低劣,才讓大哥有機可趁。”

全天下最瞭解畫道的人,除卻畫宗李子然,也就只有一個王畫有些門道。“以畫軸承載整座隱龍山,這材質想來不是那麼容易破除。但是,一旦畫軸本身與曦皇封印的弱點相連線,那麼方前輩的招數必然成為曦皇破封的助力,這可如何是好?”

王畫畢竟修為不高,難以理解畫宗李子然的神異。

“我曾經試圖用畫軸趕路,在我所行的前路上,只要被我記錄,皆可憑藉畫軸一瞬即達,雖然受制於距離不遠,但也方便太多。”

“不對,傳送卷軸乃是兩張一起使用,若大哥在千里之外,需要有我的符紙才能相互傳送。”

“而且,如果方前輩全力一擊將會被轉移到曦皇封印的弱點,那麼畫宗李子然的畫軸,不是轉移人,而是轉移,元力!!!並且,還只需要一張符紙???”

一念至此,王畫心中大汗,這便是創道者的神異之處嗎?這就是傲視天下的畫宗嗎?連元力都能轉移,豈不是無人可以傷到他?

但王畫還是意識到問題的根源所在,也就是畫軸的材質問題。以李子然的修為與勢力,必然已經尋到天元大陸最頂端最適合的材質用來做畫軸。但若是他想更進一步,只有一個辦法,前往上界尋求能承載他畫道的材質。

也許,畫宗李子然這般做,不僅是對長生的追求,也有對畫道更上層樓的渴求。

“唉!”王畫長嘆一聲,不管如何,此時耽擱不得,只有先行制服李子然才行了。

“孫長老,請助我一臂之力。”

王畫說著,取出筆墨紙硯,濃郁的墨色瞬間點染整張卷軸,狼毫筆揮灑,一息而已,隱龍山當下情景纖毫畢現。

似乎囊括了遠超於他修為的景象,王畫瞬間被反噬,渾身氣血湧動,幾乎爆體而亡。千幻修為逆抗五恒大修士的力量,也只有王畫敢一試了。

危急之時,背後一雙溫潤的手扶在他肩膀上,才不叫他昏厥過去。

隱龍谷長老孫木敏悄然來到王畫身後,溫潤的靈力毫不保留得湧入王畫體內。“安心施法。”

王畫知曉是孫木敏,終於有些安然,再無所顧忌,全力施展修為。“長老,我會打破畫軸之中方前輩所在天地,強行破除李子然的幻景畫卷,但是,畫卷的情況會映照在現實中,您需要做的,就是盡全力護持畫軸中我們這一方土地。拜託了!”

畫道之神異,在於可以將真實事物映照到畫軸之中,而畫軸之變,亦可影響到現實。想象一下,畫道中人有自己的畫像,只是撕裂畫像的一角,自己卻是如畫卷之中一樣缺肢少腳的,如何不叫人心驚肉跳呢?

王畫雖然可以輕易毀去自己的畫軸,但因為有李子然的畫道氣機存在,這樣強行做法,只會讓自己傷勢更重。但危急關頭,王畫已然顧不得許多。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虛源自實而亂於實!”

王畫手中元力凝成一把鋒利的短刀,照著畫軸之中的隱龍山狠狠斬下。

“轟、、、”

仿若西蜀上方的天穹破裂,九天銀河欲傾,強大的元力波動甚至動搖天象地相。王畫艱難轉頭對隱龍谷的長老們道,“有勞諸位了!”

除卻孫木敏外,隱龍谷木字輩的長老分坐四方,“當初為鎮壓曦皇,我們固守隱龍山四周。而今蒼生劫難再起,就不要讓後人煩憂了。”

一人說著話,盤腿而坐,“天道茫茫、、、”

“萬眾靈長,總有周而復始的生滅秩序。但於絕境中尋求一線生機,便殊為可敬,不求天地銘刻名姓,無愧天地即可。”

有一人立於虛空,“我心郎朗。”

“捨棄成仙問道之機,護持黎民。自那日起,便已有覺悟。仙、神與我已無掛礙,此一生,不枉矣。”

正中一人雙手高舉向天,“照見此生,無可悔量!”

一股沛然生機瞬間瀰漫在整個西蜀地界,天地之間仿若有神靈向下俯視,悲憫之意充塞六合八荒。

天穹欲倒我扶之,狂瀾既來我挽之!千年修行,唯求民生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