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僅止於此了。李雪寧以及他周邊的人,生活絲毫沒有改變。李雪寧有時也覺得,大概是那官員忘記了,忘了應天皇朝還有不少民眾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只是,欺騙自己終歸是要清醒的。
直到有一天,李雪寧無比渴望著仙人能夠降臨,能夠將所有徇私舞弊,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官員全部殺掉。當時的李雪寧有多想得到官吏的幫助,此刻就有多麼想讓他們去死。
那是李雪寧年幼時就有的想法,自然考慮不到這些巡查官員,如果真的有改革舉措,會面臨怎樣的困難,會觸及多少人的利益,會引發多少禍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自然也想不到,這些早些年清廉的官員,為何後來再無名聲流傳。
沒有惠及自己,便是沒有作為。
就像是蓮華城的修士,一直處於生死交關的危險境地,渴望著仙界統治者能夠派遣有足夠強力的下屬前來蓮華城,無論是為他們選擇別的定居地,還是震懾妖魔兩界,讓他們無法再侵擾仙界邊陲,都可以。
清虛道就是那樣的存在,就是蓮華城曾經的希望,聲傳三界的第一劍修門派,門中有諸多半步尊者的修士,每一位弟子都是人傑,天賦異稟,修行神速,得享仙界最多的資源。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名門大派,卻是在蓮華城屢次折戟,一次次將蓮華城的希望破滅。甚至,還有不少修士在滿懷希望想要見證劍仙風采,信任清虛道能夠完美庇佑自己,於是前往三界交匯之地觀戰,也隨著消亡。
是清虛道不強嗎?那麼多半步尊者,那麼多三曜巔峰,那麼多資源,怎麼也不該是如今的這個局面?
是清虛道不盡心嗎?從外門弟子,到內門弟子,從精英弟子,到親傳弟子,清虛道百萬年的時間,將整個門派都投入到三界紛爭之中。只是效果,微乎其微。
蓮華城的修士不得不猜度,清虛道究竟是因為什麼落得如今的境地。
而那個最不可能的猜測,往往就是最正確的,勾結妖魔兩界。
無論有多麼不合理,當蓮華城的修士心中只有這一個念頭時,便再也揮之不去。如同,年幼的李雪寧,對於官吏的憤怒與忌恨。
李雪寧甩甩頭不再去想這些,誰是誰非,已經難以辯解明白,唯有最終的勝敗,能為這場雷尊法尊的恩怨,做一個歷史上的書寫。
李雪寧抬眼,眼前之刃一襲白衫,身形飄逸,溫潤的氣息讓人如沐春風,但身為劍修的李雪寧卻能感覺到他身上最純粹的劍意。
“清虛道,劍仙。”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