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9章 打破桎梏

芙蓉園的桃花開了七次,謝了七次。

細碎的花瓣被春風捲著掠過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路,大夏進入大同七年。

七年不算太長,亦不算太短。

七載春秋,足夠讓襁褓中的嬰孩長成垂髫少年,讓巡街的中年捕快鬢角染霜,讓青春的少女眼角多出幾道尾紋,但對於這座千年古都來說,七年,不過宮牆上銅鐘的幾聲悶響。

在大夏建立之前,這裡就叫做長安。

長安的百姓,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

麥子熟了七百次,這片大地上,百姓的生活也沒有發生什麼明顯的變化。

不過,最近的七年,這個國家,可謂煥然一新。

七年間,朝廷各項變法順利的推行,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陸上曾經一手遮天的世家豪族,紛紛偃旗息鼓,避世不出。

有史以來,天下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朝廷的賦稅極低,據說,內閣關於是否要取消地稅的提案,已經進入了議程。

《禮記》之中所描述的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天下,已經有所實現。

長安。

長安令張牧穿好官服,緊了緊腰間鑲嵌著白玉的腰帶,大步走出房間。

“張大人,上衙啊。”

院子裡抽著旱菸的王老漢抬手和他打了一個招呼,缺了門牙的嘴笑得豁亮。

老人身上靛藍的衣服洗得發白,卻不見半個補丁,自工部推廣紡紗機,尋常百姓也能穿上細密結實的布料。

“是啊,老人家身體可好?”

“好著呢,老頭子活的太久,給朝廷添麻煩了,每個月都要朝廷發銀子養著,上次生了一場病,又讓朝廷破費了……”

“您老人家說的這是哪裡話,朝廷不照顧它的子民,要朝廷幹什麼,您有什麼困難,就來縣衙找我……,不跟您多嘮,馬上要遲到了。”

……

張牧從與人合租的四合院中出來,正好趕上一趟公交,自從門口有了公交後,上衙就方便多了。

“師傅,等一下!”

還沒來及吃早飯,張牧先是對公交司機招了招手,然後又對路邊早點攤的婦人道:“一筒豆漿,兩個包子,謝謝!”

接過婦人遞來的竹筒豆漿,口中叼著熱氣騰騰的包子,另一隻手在懷裡摸索零錢時,那婦人笑道:“大人急著上衙,下次給也一樣……”

張牧掏出五枚銅錢,趕在公交啟動的前一刻,扔在了婦人面前的木質收銀箱中。

朝廷紀律抓的嚴,《長安令吃早飯不給錢,底層百姓賺幾個辛苦錢容易嗎》,他可不想這條新聞出現在明天的《長安日報》上。

公交車上,張牧翻看著最新的《長安日報》,身旁仕子打扮的年輕人,抱著一本厚厚的《西遊記》,看的津津有味,對面一位農婦挎著藤籃,籃中則露出半本《字典》。

乘坐公交從家門口到衙門口,比馬車快,也比馬車舒適,早在五年前,馬車在長安就被淘汰了。

下了公交,張牧剛剛踏進衙門,等在衙門院子裡的幾道身影就跪了下來,一名男子激動的說道:“多謝青天大老爺給我們主持公道!”

張牧一個激靈,立刻將眾人一一扶起來,見他們還要跪下去,他只能拿出一縣之長的威嚴,雙手叉腰,大聲道:“不準跪!”

一個月前,朝廷才頒佈了新的法令,大夏官民平等,百姓見官無需下跪。

這要是被御史看到,又或者被有心人捅上去,他的麻煩就來了。

往小了說,這叫擺官威。

往大了說,這叫封建復辟,一個不小心,他的前途就毀了。

他看著眾人,認真說道:“你們記住了啊,以後除了爹孃,誰都不準跪,尤其不能跪本官,聽到沒有!”

片刻後,張牧來到衙房,準備處理今日的公務時,從隔壁的學堂,傳來了郎朗的讀書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