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奏章,分別來自三省六部九寺,京畿各州各縣,長安無數權貴,書院學子請願,就連中書省的兩位中書舍人,都遞上了奏章。
和剛才在朝堂上的情況一樣,所有的奏章,都指向同一個人。
大理寺卿李玄靖。
這些彈劾的奏章,不過是剛才朝堂之事的延續。
如此場面,就算是彈劾兩位宰相,也綽綽有餘了。
在晉陽王家的推動下,漢王與幽王,罕見的聯手,並且將事態擴大到這樣的程度,如此針對李玄靖,必然是有大的圖謀。
再聯想到剛才朝會上的情形,恐怕有不得了的大事要發生了。
中書省,現在面臨一個選擇。
順應漢王與幽王,勢必會引起陛下不滿。
但這麼多奏章遞上來,他們也不能當做沒看到。
這讓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就在他們糾結時,兩道身影,緩步走進衙房。
兩人見此,紛紛躬身。
“參見中書令。”
“見過尚書令。”
左右二相,並不一定會參加所有的朝會。
剛才朝會之時,他們都不在殿上。
右相走到桌前,隨意的拿起幾封奏章翻了翻,又隨手將其丟下,平靜的說道:“這麼大的陣仗,這是要清君側啊,難得一見,難得一見……”
中書左侍郎面露苦色,說道:“右相大人,您就別說風涼話了,這次事情真的鬧大了,我們應該怎麼辦才好?”
右相擺了擺手,說道:“問中書令吧,李玄靖是他的弟子,要不要清理門戶,應該他做決定。”
另一名老者聞言,淡淡的說道:“既然右相有意,那就即刻下詔,讓刑部、御史臺和宗正寺去大理寺拿人吧,若有反抗,可就地格殺。”
右相聞言一愣,震驚道:“你真殺啊?”
李玄靖此人,讓他極其矛盾。
他有時候做的事情,讓他恨不得砍他的腦袋一百次。
但有時候他的作為,又讓他忍不住拍手稱快。
李玄靖在朝堂,他氣的頭疼。
可若真的沒了李玄靖,長安的百姓,恐怕要再受一遍苦了。
朝堂有李玄靖不好。
但沒有李玄靖,一定會變的更壞。
左相看著他,問道:“右相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右相嘴唇動了動,最終說道:“為了避免事態擴大,拿人是要拿的,就地格殺就不必了,他怎麼說也是三品官,不如暫時將人扣在御史臺,等候陛下處置吧……”
左相看向兩位中書侍郎,說道:“聽到了嗎,就按照右相說的辦吧。”
片刻之後,右相在詔書上蓋下印鑑,隨後才意識到了什麼,猛然抬起頭,看向左相,怒道:“你個老狐狸……”
中書省的詔書剛剛擬好,便有一位官員匆匆的跑進來,驚恐說道:“幾位大人,不好了,外面出事了!”
長安的確出事了。
朝會結束之後,那些在大殿上彈劾李玄靖的官員權貴,並沒有回府回衙,而是在宮門口聚集了起來。
隨後,他們便沿著長安街,一路前行。
這些人有權貴,有來自三省六部九寺,朝中各個部門的官員。
顯然,朝會彈劾,只是這場行動的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