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來,長安雖然表面平靜,但這平靜之下,卻充滿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
本來就是刑部侍郎兼中書舍人的李諾,被任命為巡查御史,還有陛下御賜尚方寶劍,下可殺刁民,上可斬貪官,皇權特許,先斬後奏。
此外,禮部和吏部,也已經收到了明年科舉的通知。
這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前兆。
以往每一次尚方寶劍出現,都伴隨著血雨腥風。
再聯想三省近日的詔令,很明顯,朝廷要對地方開刀了。
這一次,上面是認真的。
短短數日,各州就陸續收到了長安的傳信。
這一次變法,不是針對世家,而是針對地方官員的。
在地方為官,必定要和當地士紳打好關係,士紳們不願意納糧,就將土地掛靠在他們名下,身為大夏官員,他們的土地,是不用給朝廷交稅的。
這樣一來,士紳們少納了稅,他們也能從中獲取好處,可謂是兩全其美。
朝廷這條政令一出,官員們免稅的土地,被嚴格限制。
多餘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變成了燙手山芋。
萬一到時候被查到,最輕也是被免職的下場。
更重要的是,這次的巡查御史身份,非同一般。
那可是大理寺卿李玄靖的兒子,不是沒有背景後臺的清流御史,那李諾要是在他們的轄區出了事,當地的官員,上到刺史,下到縣尉,家裡的狗恐怕都別想活命。
長安已經有人分析出了李諾的目的。
作為高境的法家強者,他哪裡是衝著稅銀來的,分明是衝著他們的腦袋來的。
連續舉行三次科舉,不就是為了找人填上他們的位置?
這是要借他們的腦袋修行啊!
一時間,各地官員,人心惶惶,鄉紳豪族們,第一時間就被叫上衙門。
“黃員外,這些土地還你,本官不要了!”
“張縣令,您是不是嫌棄我們孝敬的不夠,要不,今年的糧食,您再多佔半成?”
“住口,你休想害本官,本官什麼時候收過你的孝敬?”
“那這些地?”
“拿回去吧,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別怪本官沒有事先提醒你們,上面來了一個狠角色,今年該交多少稅就多少稅,別到時候死到臨頭了來拖累本官……”
……
“誰把這些土地劃到本官名下的,趕快划走!”
“什麼,沒人要,沒人要就劃做公田!”
“不就是御史嗎,像上次一樣,找人幹掉他不就行了?”
“暗殺巡查御史,你他娘是不是瘋了,你知不知道這次的巡查御史是誰,你自己想死別帶上老子!”
“嫁禍給土匪?你以為那個閻王會和我們講道理嗎,不管是誰殺的,你我全家都別想活!”
……
“完了完了!”
“該死的,去年就不應該答應他們!”
“誰的地誰收回去,缺的稅給本官補上,本官要是有事,臨死前也得拉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