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就能變的強大嗎?”先生反問。
少年點頭,目光精亮,“沒錯,我堅信讀書就可以改變我們大宣的命運。”
先生又追問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少年卻沒有回答,因為這只是他的一個想法,或者只是一個預感。
但在此後的數十年裡,少年逐漸長大,他變成了青年,然後中年,最終又到老者,他一直都在讀書,並且他始終都在想著如何透過讀書,將知識力量變成壯大大宣國的力量。
他走遍了天下,拜訪了無數的前人古賢,想從他們口裡尋找途經。
有人告訴他,有了知識,就可以做出強大的武器,幫助大宣打贏戰爭;也有人說,讀書可以增強個人頭腦,口辯之力便會增強,這樣就能遊說周圍諸國,幫助大宣一起對抗外敵。
但‘小山’卻並不滿意,這些始終都只能幫助大宣一時,卻並不能徹底改變大宣的命運。
後來,他在遊歷天下之時,忽然某一日看到了有人向山神上香祈願,其後竟然真的引來了一位山神幫助。‘小山’當時驚為天人,於是他後來也虔心去向山神求助,希望山神能夠幫他解惑。
他問山神,如何才能用知識改變大宣,並讓大宣國變的強大起來。
面對這樣的問題,山神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
得不到回答,小山也不氣餒,他於是就換了一個問題問山神,他問山神自己是如何獲得力量的。
山神一開始並不願回答他這個問題,因為這問題比較私密,還涉及了山神的根本,但經過小山長達幾年的虔誠跪拜求問之後,山神才最終給出了他一個驚人的答案。
原來山神一開始並不是山神,它只是一個妖物,它是吸收了天地妖氣而突然產生了靈智,因為它是一個散妖,一開始懵懵懂懂的,心智還比較單純,他也並不知道害人吞噬血食能壯大自己,他反而還透過自己的力量,幫助了不少人。
那些被他幫助過的人,就以為他是天上下凡的神仙,於是對他感恩戴德,後來還特意為他建了山神廟,每日都會供奉香火。
對於香火什麼的,山妖一開始並不在意,只是在日積月累之下,他忽然發現這些香火居然可以將他從天地吸收來的妖氣,轉化為純正的力量,這股力量不但能令他變的更加強大,還能幫他洗去妖身,讓他轉化成人,於是山妖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真正的山神。
而聽完山妖的故事,‘小山’大受啟發,他這也才知道,原來天地間還有一股力量,這股力量被妖修得到就是妖氣,那如果人族能夠得到這股力量,是不是就能夠變的強大起來了呢?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小山立刻就開始行動了起來,他甚至還跟著山神修煉,想要用妖族的修煉方法來感受這一股力量。但妖和人並不相通,無論他怎麼努力,卻始終都無法感受到山神所說的那一股‘妖氣’。
其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小山’又耗費了數年,但依舊一無所獲,直到他已經垂垂老矣,快要沒幾年壽命的時候,他終於從百姓上香祈願,會產生願力的這一舉動中得到了新的啟發。
“說到底這些願力,還都是人類團結一致,自發真心敬仰山神才產生的,那如果大家都同時喜歡一種東西,那是不是也會產生願力呢?!”
‘小山’改變了想要獲得‘妖氣’的想法,開始集中在了‘願力’的研究上,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東西就是‘書’,因為書是最方便傳播的,也是最容易讓大家喜歡的。
隨後小山就開始寫書,他一邊寫,一邊感受願力,同時也在琢磨,如何讓這些願力成為自己的力量。
蘇平安也是親眼目睹了‘小山’整個求知的過程,他看到這裡的時候,神色就已經無比震驚了。
因為無論是從故事,還是從‘小山’那逐漸變的熟悉的樣貌來看,那‘小山’都和一個人太像了。
那個人就是……儒聖!
“難道‘小山’就是儒聖,而這幻境中所展現的一切,就是儒聖一生的經歷,以及建立‘儒道’的整個過程?!”
蘇平安內心掀起了萬丈波瀾,久久無法平靜。
……
而接下來的故事縱橫大陸的人都知道,儒聖感悟天人之際,幾乎窮其一生之力,終於在暮年藉助‘願力’感受到了天地文氣,並以此為基礎,成功開闢出了儒道修煉之法。
之後‘小山’因一生都幾乎在與書相伴,且深切感知‘書海無涯’,學習永遠沒有盡頭之後,就自己改號為‘書崖子’,然後立地成聖,接著他滅妖邪,平異族,定國運,穩乾坤,以此為大宣國創下了千年不朽的基業,也為人族立下了不世之功。
直到儒聖羽化,四周的幻境終於全部消失。
蘇平安感覺自己就像是看了一部很長的歷史紀實電影一樣,內心一時間百感交集。直到最後一切結束,虛空中忽然飄出了一行墨字,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觀今大宣國之勢,該如何才能變的重新強大起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