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朱泚對自己和韋皋如此信任,也有想借助我倆,排擠蔡廷玉、朱體微的心思在裡面。
果然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
於是高嶽小心翼翼地詢問:“節下可知新赴涇原鎮的是誰?”
朱泚便小聲回答說:“舒王殿下。”
舒王即是李適所收養的李謨,先前被冊封為親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的官銜。
“既然是舒王殿下,那便不會出閣,而是遙領。”高嶽便說。
唐初時的皇子親王還是有一定實權的,他們可以到地方上去任職,是為“出閣”,但這也導致了唐朝宗室殘酷的政治鬥爭,故而玄宗皇帝設“十王宅”,所有皇子親王、公主郡主縣主都集中在一起居住,派專使嚴密監管,通常情況下不再出閣(公主還可能嫁人,但皇子親王可就呵呵了),就算授予官職,大部分也只是“遙領”。
十王宅裡有富麗宅院,內裡還有宮市,國家把美姬、樂器、用度都準備好,只要你安心呆在裡面混吃等死,外界的聲色犬馬、榮華富貴這兒都有,許多親王直到生命暮年,白髮滿頭,都不曾出過十王宅一步。
這個制度雖有效防止皇室內亂,卻也讓唐的皇子親王被圈養起來,大部分見識低下,只知享福,一代衰過一代。
朱泚點點頭,對高嶽、韋皋補充道:“舒王雖不親身赴任,可他舒王府裡體勢具備,出任涇州刺史和行營節度留後的,應是舒王傅孟皞。”
“孟皞何如人也?”
“孟皞乃是風雅學士。”
於是高嶽、韋皋迅速達成默契,這時高嶽捧起袖子,正色向朱泚請求:“節下不妨上奏疏給聖主,請求一事。”
“所求何事?”朱泚也很關切。
“求陛下讓舒王實領涇原軍鎮!”高嶽語出驚人。
朱泚一聽這個建議,大驚失色,“逸崧謬矣,豈不聞永王、豐王之事?”
安史之亂爆發後,肅宗李亨單獨至靈武稱帝,幸蜀的玄宗一下子成為太上皇,不甘心的玄宗便趁機授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為山南東道、江西南道、嶺南、黔中節度使,並江陵大都督;又授第二十六子豐王李珙為隴右、河西、安西、北庭節度使,並武威郡都督。
表面上,玄宗是讓多個皇子統領各方軍隊,和李亨併力平叛,即他口中所說“元子(李亨)北略朔方,諸王分守重鎮,合其兵勢,以定中原”,然而實際上卻是想借永王、豐王的手來和長子李亨爭權——他可不想當有名無實的太上皇!
很快,永王、豐王和肅宗、代宗間就爆發了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