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李懷光、朱泚、李忠臣在席座上等待。
見到李希烈,原本自淮西鎮被逐出的李忠臣眼睛都要噴出血來。
朱泚見狀,急忙大笑起身,一手牽著李忠臣,一手牽著李希烈,說如今危急時刻,還望你倆摒棄舊仇,精誠對外啊!
“我倒是想啊!可又害怕我們出城去搏戰,有人就要鳩佔鵲巢了。”李忠臣惡狠狠地望著李希烈,如此說道。
朱泚又拍著胸脯,對李忠臣保證,“前來投奔鄙夫的六千涇原兵,只要李司空(忠臣)信得過,全部交由你統率。”
“李司空,既然現在大夥兒同殿謀事,那麼過去的恩恩怨怨,就一筆勾銷!”李希烈也表態起來。
最後,眾人總算勉強坐在一起。
李懷光則心情複雜地侷促一隅,一聲不吭。
而後,源休發表了極為激進的言論方案:我們得趁勤王的隊伍到來前,唐家天子立足未穩時,把奉天城給攻下來,殺死皇室所有人,這樣天下必然徹底動亂,我們再均分江山。
朱泚有些猶豫,他認為還是派使者去和奉天城談判為上:
只要聖主讓我重為鳳翔、隴右節度使,赦免李懷光和長武軍犯輦之過,赦免淮寧軍叛逆罪行,並把襄漢七州回授給李希烈,最後許可李忠臣出鎮朔方的話,那我們還是可以聯合起來,將陛下自奉天城迎接回來的。
“痴人說夢。”李懷光抬起眼來,冷冰冰地嘲諷了朱泚的妄想,“我以前說過,要是皇帝車駕被我拿住,那太尉在這想如何便如何;但如今皇帝車駕去了奉天城,咱們就只能死硬到底了,誰都別想得到赦免!”
李懷光的話音一落,整個白華殿內滿是死寂。
“咱們都登了船,再也沒法回頭上岸了。”所有人都是如此的想法。
朱泚被搶白了下,也說不出話來。
現在李懷光已決心徹底叛離朝廷,那麼如今的局勢又該何去何從呢?
這會兒又是源休站出來,提議說:“不如奉戴新皇居大明宮三衙,朱太尉(泚)、李僕射(希烈)、李大夫(懷光)、李司空(忠臣)各自為王,接著統軍爭咸陽原,並引誘涇原、鳳翔、朔方諸軍,攻奉天城,只要攻陷奉天,擒殺李適,天下便徹底分崩離析,我等可任意自為也。”
可源休剛說完,李希烈身旁一位矮小的男子站起來,尖聲細語說:“此計不可,如今我方的心腹大患,並不在京西北,也不在奉天城,而在河東、同華潼關及山南武關道三處也!”
此君正是李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