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城四面環水,城內中心,有一條筆直的河流穿過。
這裡是眾多武者所向往的地方,盤踞了眾多武學的門派。
而這個地方之所以會被稱之為老龍城,起因出自於很多年以前,那時候老龍城還不叫老龍城。
那個時候,這裡算是當時慶朝範圍裡,唯一一個境內的法外之地。
當時的城內一片混亂,來到這裡的外來人員,大部分是被朝廷通緝的物件,也只有這裡,能夠暫時躲避追捕,連理察寺的捕快都不敢隻身進入。
朝廷也曾出兵征討,最終因為各方原因擱置了,城中多為武者修士,而就算是常人也多少有幾分本事,其背後的門派勢力錯綜複雜,又因為這座城,也無擾亂秩序,朝廷才作罷,預設了其特殊地位。
而能夠在此地擔任城主的人,都是狠角色,若沒有一身武藝,哪怕背後勢力再大,在這裡也當不得真,很快便會被底下的武者給拉下馬來。
老龍城這樣混亂的局面,持續了許久,直到有一天才真正開始發生了改變,城內的局勢有了扭轉。
那日,晴空朗朗,萬里無雲。
剎那間,變得烏雲密佈,不見天日,雨勢傾盆,雨水沖刷著大地,雷電轟鳴。
環繞老龍城的那條大江,平日之中,水流平緩,今日卻不知怎的,突然水流湍急,掀起了驚濤駭浪。
那從數十年前修建穩固至今的河堤大壩,被莫名的力量,從底部由內而外的給摧毀了,洪水肆虐氾濫。
江內的龐然大物若隱若現,順水而下,途徑多個地方,所到之處,數千頃良田悉數被淹沒。
此時,城內的許多人,漸漸發現了事情的不對,跑出城外,登上城頭,這才明白,原來是蛟龍走水。
江中的龐然大物,緩緩浮現出水面,這個時候,老龍城才見到其真正面貌。
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額頭生有肉瘤,身軀覆蓋鱗片,長者至數丈。
以肉眼看去,只見到其顯露的部位,這條蛟龍約莫有數十丈之長,可能還更大,朝著城裡的江流游來,水勢大漲,濺射四周,來勢洶洶。
而當時擔任的城主,率領待在城內的修士,在橋樑處佈下陣法,拿出法器,其餘武夫也在一旁待命,準備擒住這條蛟龍。
只是當江中蛟龍,浮出水面,遊至面前,才知曉其龐大恐怖,江水湧出,拍打了過去,那維持的陣法差點就被擊碎了。
與蛟龍鬥爭了半晌,陣法無法再維持下去,原本分庭抗衡的局面,一下子被打破了。
眾人被蛟龍打得潰不成軍,所有真訣擊打蛟龍肉身,皆留下痕跡,掉落些許鱗片,若此時陣法還在場,想必還能堅持些許時辰。
那些武者,皆倒地不起,無法繼續作戰,這下徹底讓眾人慌了神。
吾命休矣!
就在蛟龍操縱著江水,升起水面,打算從橋樑上方躍過的時候,橋樑之上站立著一位佝僂老者,戴著斗笠,穿著蓑衣,馱著身子。
那蛟龍全身鱗片陣陣作響,躍出水面,露出全部面貌,浮至半空。
蛟龍身軀之龐大,若是常人直觀瞧去,定會雙腳打顫,無法動彈,匍匐在地,心中驚恐萬分,甚至於破膽而亡,就算是心志堅硬的武夫,也極有可能,起了那打退堂鼓之意。
而老者面容並無變化,沉著冷靜,反而還端正了下斗笠。
“孽畜,若真讓你過了這橋,成了氣候,變為真龍,怕是再難有人能治得你了。”老者沉聲道。
蛟龍不理會老者的話,走水之途,危機萬分,兩者之間,只不過是驢頭對馬嘴罷了,御起江水,翻湧而起,拍打而下,欲要將對方吞沒其中,只見老者一拳將這股水流轟開兩瓣。
老者蓑衣鼓動,氣旋周邊,右腳微微一踏,高高躍起,伸出一拳,藉助風勢,速度飛快,直直錘下。
猛地之間,蛟龍身軀猛然增大幾分,張開血盆大口,鱗片散發著微弱的金光,騰空而起,迎了上去。
蛟龍也並非痴傻,定不會放棄底下江水的優勢,而憑空肉身對敵,操縱江水升空而起,拖著蛟龍。
那蛟龍自然知道眼前老者這一拳威力不小,但走水關乎重大,一旦退縮,道心便會出現裂痕,留下終身的陰影,到時候,哪怕有機會成龍,怕也只是空有其表,而且以它蛟龍的尊嚴,也不允許它後退。
再者說了,妖的肉體天生強於人,蛟龍不信有其他的生物,在這方面,能夠與之硬撼。
怒吼一聲,兩具強壯肉體的碰撞,爆發出無窮的氣流,一時之間,周邊的雨水,滯留於半空中,無法向下滴落。
江水環繞著蛟龍,頗為壯觀,阻力隔絕,使得老者拳招覆蓋的氣力,無法全力擊打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