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我突然間好心慌。
就像是有一個重要的東西永遠的丟失了。
我回頭看著那被遺落奏疏靜默不語。
不敢去翻閱。
我有種感覺,如果開啟了,所有的一切都無法挽回。
就在此刻我不知為何突然想起母親了。
(公主母親在本小說的開始部分有介紹。)
也許在父皇下旨的那天,他有意誅殺祖父祖母的時候,母親她也許也是這般煎熬度日的。
(女主母親,吏部尚書女兒。)
在等待中期盼,等待著結果,等待著塵埃落定。
等待著她心如死灰。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四句詩意: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作品《夜雨寄北》。是詩人在晚唐時期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
這裡用作描寫公主對將軍的惦念與擔憂。)
我獨自端坐側,從虹日到月上中天。
我知曉他難以自保,我無能為力
是的。
我開啟了奏疏。
映入眼簾赫然幾個字。
“大將軍捷報頻傳,擁兵自重拒不歸京,意圖謀反。”
意圖謀反?
他們大概忘記了,是誰鼎力相助復國了。
輕飄飄幾個字足以判他死刑。
我該怎麼救他?
誰能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