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世民這樣的人,李淵很明白,用強的,很難讓他屈服。
因為李淵之前曾揣測過李世民的心思,覺得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自己若不配合李世民,交出權力,會讓李世民狠下心,走上殺父奪位這一步。
雖然最後的結果,是自己妥協了。
但對於李世民來說,一旦心存過殺父奪位這種想法,就很有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永遠無法抹除的陰影。
也許正因為如此,時隔多年後,李世民能大膽地把弒兄,殺弟,屠侄的真相昭告天下,但唯獨不敢公開囚父的真相。
因為對李世民而言,那場逼宮行動,在道德上難以自我說服。
所以,李淵有很大的把握,拿捏住李世民,才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當著李世民的面,以死相逼。
當然,李淵剛才的做法,還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向李世民表明自己的態度,當初我配合你,是看在父子間的情份上,不是真的懼怕你,被你威脅交出的權力。
二個是,讓滿朝文武心裡明白,我李淵不是被逼退位的,是我自己不想玩了。別以為我不發聲,就覺得我好欺負。
“既然要好好說,那咱們就把話說清楚,說明白,省得日後,徒增煩勞,兩看相厭!”
李淵表情淡淡地道:“有一句話,我想對你二郎說,也想對你的那些臣子說,玄武門這件事,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或許,你們已經開始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了。”
“但是。”
說著,頓了頓,又沉沉地道:“唯獨朕不能!”
他的自稱都變了。
聞言。
李世民身後的臣子,一個個額頭上瞬間冒出冷汗。
李淵這句話,有著很明顯的警告之意。
如果城外那七位封王,二十萬大軍,真是李淵弄來的,那今天,或許就是另一場玄武門之變。
猶記得第一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子女。
那麼,今日若發生玄武門之變,李淵會跟李世民一樣,大開殺戒嗎?
就算他不殺李世民,那他們這些跟隨李世民發動第一場玄武門之變的臣子,難道不該殺嗎?
畢竟他們手上可沾著李淵兒子的血啊!
“魏徵!”
就在眾臣被李淵的話,嚇得噤若寒蟬的時候,李淵的話又再次響了起來。
“臣在!”
一直神情自若的魏徵,聽到李淵的呼喚,立刻端正身形,朝他行禮:“太上皇陛下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