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明星稀, 我與小兮在桃樹下相擁而眠, 忘卻世間一切煩憂,往事卻悠悠入夢來。
深秋,一如往年一樣寒冷,秋風掃落葉,滿地的淒涼,幾朵紅菊在瑟瑟秋風中綻放,與四周死寂形成了鮮明對比。
村中路口那棵千年古槐下,去年添了一座墳。雖然說是新墳,卻是那般破敗,猶如歷經千年風雨。
墓前,那簡易的木製墓碑上的字跡已被侵蝕,僅留幾道淺淺刻痕。
當初把墳建在村口,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對於那座墳墓,人們熟視無睹,甚至還有一些老人時常在墳前訴說著烙印記憶深處的往事。
一縷陽光,穿破雲層,灑落在墳頭,幾隻小鳥在槐樹枝頭懶洋洋地曬太陽。
幾枚翠綠的槐葉在瑟瑟秋陽中冒出了頭,窺視著這秋日風景。
不遠處,幾位白髮蒼蒼老人步履蹣跚,踏著晨露,向著槐樹走來。
他們竊竊私語,不知道在討論著什麼。
當初陽掛在山頭,將整個山村灑滿金色光芒,那幾個老人走完了那不遠的路程。來到墳前,席地而坐,那些小鳥展展雙翅,伸了個懶腰,轉動小腦袋,好奇地打量著老人們。
“都一年了啊。”一個白髮蒼蒼,面部佈滿了深深皺紋的老者握住手中光滑的柺杖,看著墳頭嘆到。
一個老婆婆,也是點了點頭,看著墳頭,哀傷地說到:“每一次他都會回來,可這一次……”
老人耷拉著頭,滿頭凌亂白髮幾近垂地:“都不讓他逞能了,他不聽,命就這麼沒了,唉。”
一陣秋風掃過,老人們雪白的頭髮在風中搖曳,幾片落葉隨風而去,片片冥幣在空中飛舞。
枝頭,嶄露頭角的槐葉隨風搖曳,迎著寒冷的秋風,宣告自己的新生。
“枯木逢春,他一定會回來的。”一個老人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墓碑前,仰頭注視著搖曳的新葉,露出一抹深笑,帶著無盡喜悅的聲音悠然地從他喉嚨間擠出。
所有的老人齊聚,仔細地看著那一抹綠,嘴巴都咧開,露出看起來略微恐怖的沒一顆牙齒的牙齦,臉上笑容燦爛。
“好了,收拾好心情。準備迎接他的迴歸。”老者拄著柺杖,一臉嚴肅地說到。
所有的老人點了點頭,開始整理身上粗麻布衣,抖擻精神。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回到老地方等他,我們在這裡太扎眼,讓那些後輩看到了可不是什麼好事。”老婆婆笑呵呵地說著。
老人們在墳前鞠躬,依次圍繞著古槐轉三圈。
一切完畢之後,所有的老人三三兩兩向著村外走去,漸漸地消失在視野之中。
滿是泥沙的地面上,未曾留下腳印……
故事到了這裡似乎就結束了,捧著書,久久不想把書合上。
我慵懶地斜靠在長長竹椅上,看著漸漸西沉的太陽,緩緩地將書合上,了結了這一段無意中開始的故事。
我是一個事業小有所成的年輕人,二十四歲,依靠著比同齡大學生早兩年踏入社會的閱歷,在他們還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已經坐擁百萬家資,悠然地享受生活。
未婚妻還在上著大四,而一個人的生活總是那麼的無聊,一向愛看書的我從我買的古老樓房的藏書閣裡翻出了這本手寫的日記。
當我翻開第一頁,讀完第一章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合上書,書中的一切似乎從腦海中刪除,開啟,一切就漸漸地甦醒,想起,讓我忍不住看下去。
或許是因為我和主人公同樣是大二踏入社會的原因,讓我能夠深深體會到主人公亦或是作者筆下的那絲絲縷縷無奈情愫。
我花了三天,終於在今天下午看完了。其實,這是我找到這本書後的一年裡第十三次看了。每一次的結局似乎都有那麼一點的不同,這次也一樣,但仔細去看,卻什麼也看不出來。
《十年筆記》是這本書的名字,正如書名一樣,它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主人公從十九歲踏入社會到二十九歲離開人世之間十年的點點滴滴。
“親愛的,快點接電話哦。”放在一側的手機忽然響起,小希的聲音將我從沉思中拉了回來。
“這小妮子怎麼這個時候打電話過來。不是應該在上課麼?”我看了看錶,嘟囔一句接通了電話。
小希甜美的聲音從聽筒裡傳了出來:“親愛的,接電話怎麼這麼慢,是不是在偷偷約會啊。”略帶調皮的口氣,讓我不禁一愣,嘴角不禁露出笑容。
無奈的苦笑一聲,我已經被《十年筆記》搞得將死之人一般,心情沉重。小希的話,讓我清醒過來,我不過才二十四歲,事業有成,坐等幸福婚姻的大男孩。
“當你翻開筆記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只剩下十年了,且看且珍惜。”這是簡介裡的一句話,拿到書的時候,我全然不在意,當看了一部分,就不知不覺地對這句話已經深信不疑了。
“那是,左擁右抱呢。”我和她經常拌嘴,雖然幼稚卻也溫馨甜蜜。
我懶得拿手機,開啟擴音扔在一旁。
“哼,我不要理你了,你是大壞蛋。”小希嬌嗔的聲音響徹小院。
我壞壞一笑,故作凝重:“那我可不來看你了呢,本來我還打算明天過來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