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童謠一

現在也時常想起小時候唱過的一首童歌,叫《吃飯》。

我去的保育園,配合著這首《吃飯》的歌玩,這個很有名嗎?總覺得不如玩《戈薇》和《花一夢》那麼有名。

所謂的玩法,就是先定一個鬼,變成鬼的孩子蹲下來,雙手掩面。然後其他的孩子圍著鬼牽手。這方面,和《戈薇》的玩法也很相似呢。

而鬼以外的孩子,一邊唱歌,一邊合著歌聲,手牽著手圍繞著鬼轉個不停。

這樣唱完之後,轉向鬼的方向,模仿吃東西。

我還沒煮好。

然後又一邊唱歌,一邊繞著鬼轉。這樣反覆幾次後,再唱改變了一部分的歌曲。

我已經煮好了。

鬼以外的人,模仿吃飯後,繼續唱歌。

把它放在櫃子裡,鎖上,咕咚咕咚。

吃飯吧。

去洗澡吧。

鋪好被褥睡吧。

蹲下,閉上眼睛,雙手合十,模仿睡覺。

晚安。

說晚安並不代表我會躺下。只是變成睡了的設定。

大家都睡了之後,這次鬼出場了。鬼走到圈外,從圈外到圈內,模仿敲門。

“咚咚咚。”

睡覺的孩子們回答。“什麼聲音?”什麼?

這時鬼會回答“風聲”、“狗來了的聲音”,正在睡覺的孩子們會說“啊——太好了”然後再睡覺。風聲和狗來的聲音沒什麼可怕的。

但可怕的是從這裡開始的。鬼是指在某個時候,“鬼來了的聲音”、“妖怪的聲音”等表示恐怖之物到來的聲音。

從那時起,你追我趕開始了。鬼以外的孩子,一邊發出“啊——”的慘叫,一邊從鬼身邊逃竄。然後被鬼抓住的孩子,成為下一個鬼,又從一開始重複。

說完了,只是開場白很長,做的和追人遊戲一樣。但是我覺得比起捉迷藏,這個『橫衝直撞』更認真地逃跑了。總覺得鬼怪真的來了,好像被追趕了一樣,很害怕。

正因為這樣,才經常被說害怕,沒辦法啊。其實鬼和妖怪都沒來,這點我能理解,但不講道理,怕的就是怕。

這麼說來,這個開始追趕的訊號,可怕的東西的聲音,每個人說什麼也不一樣。鬼和妖怪是經典,但我想其中也有說怪獸來的聲音的孩子。

怕狗的孩子,說是狗來的聲音,狗什麼的一點也不怕。倒不如說有人說她很可愛,所以說的時候就會發生爭執。果然如果不好好地說出大家都害怕的話,就不能成為遊戲。

但是其中,也有全場一致認為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田老師來的聲音”。田老師是在我們上過的保育園工作的女老師,她經常大聲地訓斥做惡作劇的孩子。當然是惡作劇的孩子不好,不過,生氣了的田老師非常有魄力,被大家害怕。

所以“田老師來的聲音”的時候,大家全力逃跑。這已經比鬼來的時候和妖怪來的時候更加認真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是非常失禮的。田老師,對不起。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後續。保育園裡除了田老師,還有一個叫松老師的女老師。而且在玩《吃飯》的時候,也有孩子說“松老師來的聲音”,當時大家的反應是“啊——太好了”。松老師,因為是不怎麼生氣的老師,所以大家都沒有恐怖的印象。但是聽到這個的田老師,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老師,真的……真的真的很抱歉。

孩子的天真,有時是非常殘酷的。嗯,做這種事的是我們。

那麼,到這裡說明了,不過,這個『吃飯』,其實我,不太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