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自從和黃玉喬相認後,就對過去的事情總是有模糊的記憶浮現在腦海。
週末,她和金朗來到市政府的孤兒院,這裡她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期。
金朗和林秀帶來很多文具和吃的東西,金朗的助理周潛光把滿車的東西搬下來,給孤兒院的負責人。
孤兒院的院長聽說林秀要來,很高興,晨起早早來打掃衛生,似乎是等著回孃家的女兒的老母親。
這位張媽媽,全名叫張瓊,是個瘦小精幹的中年婦女,流著一頭幹練短髮,樸素的衣服和鞋襪,就像活在八十年代版畫裡面的慈祥有愛的婦女。年輕的她因為丈夫孩子都出了意外,便賣了丈夫留下的資產,創辦了這家孤兒院,因為辦的好,如今納入政府管理,她這幾年稍微清閒了許多。
張瓊:“林秀,都張這麼大了,還總是一副孩子模樣,不好,要穩重、穩重......”
因為林秀許久沒有見張媽媽,像小時候一樣,每次回來總是奔跑著過去。
林秀一把撲向張瓊,說:“我這不是看見你高興嘛!”
張瓊寵溺地看著林秀,說:“你這麼莽撞,將來怎麼嫁得出去啊?”
這時候,張瓊看見走上來的金朗,只見儀表堂堂的金朗上前禮貌伸出手,說:“您好,我是金朗,林秀的男朋友,很高興見到您。”
張瓊看看金朗,又看看林秀,忍不住嘖嘖點頭,說:“你這丫頭,悶聲幹大事的風格還真是沒變。”
說著也伸出手和金朗相握。
林秀:“張媽媽,我們還沒有談多久,這不是一起來見你了嗎?”
金朗:“我們認識快一年了。”
張瓊:“嗯,不錯、不錯......”張媽媽就是那種: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的......
沒辦法,金朗優越的外表總會讓婦女們駐足停留。
金朗:“這是給孩子們的。”說著遞過去一份合同。
原來,金朗和林秀商量後,除了帶了文具和吃的,金朗和林秀還和市裡的新華書店簽了一份合同,就是定期給孤兒院增加最新的兒童讀物,不斷給孩子們新增精神糧食。
張瓊拿著這份合同看看了又看,真心很歡喜,看著她臉上洋溢著的笑容,金朗知道她是喜歡這份禮物的,就像做生意得到客戶最滿意的評價一樣,心裡也開心。
林秀:“張媽媽,這裡的桌椅要是需要更換的話,請您給我打電話,我還能給您找到贊助商。”
張瓊:“你這一批孩子,就數你最操心,放心,現在政府都很重視人文關懷,因為相關部門的重視,我們也有點能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幸福快樂的生活環境了,條件啊,是越來越好了。”
林秀:“那我就放心了。”
金朗:“張媽媽,這是我的名片,有需要可以給我打電話,我一定竭盡全力為孩子們去做。”
張瓊雙手接過名片,抬頭看金朗,又看看林秀,覺得很欣慰,兩人站在一起,就真是無比美好的畫面:有時無需言語,只是一個眼神和舉止便能體現默契,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珠聯璧合、心照不宣了。
張瓊:“有你們在,我還真是不擔心這裡會辦不好呢!”
說著三人都抿嘴而笑。
張瓊領著他們走在院子裡,在榕樹下,有許多兒童設施,其中,張瓊指著那樹下的鞦韆架,說:“林秀,當年為了這個,你還常常鬧情緒,別的小朋友夜裡都乖乖睡覺,只有你喜歡坐在鞦韆架上。”
林秀:“是啊,每當睡不著就會來這裡看星空,看月亮,哪怕是黑夜,也是靜謐而美好的。”
張瓊說:“所以你成了畫家?”
林秀:“張媽媽,不是畫家,是室內設計師,你不要總是誇大。”
張瓊哈哈大笑道:“哪有,我這裡的孩子都是很有出息的,你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