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槓桿原理,古人其實早就會利用槓桿原理,但是他們並沒有一套完善的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
在戰國時期,墨子所著的《墨子》一書中雖然已經提到了應用槓桿的概念,但是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的現象,卻沒有一個詳細的解釋。
唐平只用了短短几分鐘,就讓這個無比驕傲的李泰,開始懷疑起了人生。
不過這還沒有完,他又拿出兩個鐵球,兩個鐵球大小差別非常明顯,然後又問出了他的經典問題。
“這樣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同時從高處下落,誰先落地?”
“我知道,同時落地!”坐在中間的杜荷高聲喊道,喊完以後得意的看向周圍的同學。
“同時落地?”李泰疑惑了,然後小聲嘀咕道:“不該是大的先落地嗎?”
雖然聲音很小,但是他就坐在第一排,還是被唐平聽見了。
這一次唐平沒有先做實驗,而是在黑板上畫了起來。
左邊是一個小圓,右邊是一個大圓,而中間是一個小圓連著一個大圓。
“李泰,你看,這是小鐵球,這是大鐵球,這是小鐵球和大鐵球連在一起,你說誰先落地?”
李泰正要開口說連在一起的,因為連在一起的明顯就是最重的。
但是話還沒出口就頓住了,因為如果小的落的更慢,那麼小球和大球連在一起,不應該會拉著大球延緩大球的速度嗎?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悖論!
難道杜荷那個瓜慫說的是對的?真的是兩個小球同時落地?
李泰第二次開始懷疑人生。
但是這還沒完,唐平從臺下又拿出一片羽毛,然後問道:“如果是羽毛和鐵球同時下落呢?”
“還是同時落地!”在後面的杜荷大喊道,然後教室響起了鬨堂大笑。
因為別的可能大家還有懷疑,但是這羽毛從高處慢慢飄落的場景誰沒有看過?那鐵球落的多快啊?等鐵球落地,羽毛說不定還在飄著呢。
杜荷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是啊,羽毛會飄啊,於是漲紅了臉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你們覺得杜荷說錯了,是不是?”
“是!”
“當然啊,那羽毛飄下來多慢啊?”
“就是,羽毛怎麼可能和鐵球同時落地呢?”
唐平笑著從臺下又拿出一個東西,這是他專門網購的教具,是一個抽成了真空的玻璃長管,裡面放著一片羽毛。
“你們看,這裡面有一片羽毛對不對?”
雖然唐平拿出來的這玻璃長管在這個時代看起來已經非常的驚世駭俗了,但是這個時候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裡面那一片羽毛所吸引。
唐平也不多話,將差不多兩米長的玻璃長管筆直的豎了起來。
然後下面的這些學生驚訝的發現,這裡面這片羽毛,下落的時候不再是那樣緩緩飄蕩著,而是用一種極快的速度落下。
那速度就和平時他們看其他物體落下時差不多了。
李泰第三次開始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