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不起就躲好了,長安這麼大,總不能都是陰山候唐平的地盤。
這些學子這麼想著就朝著下河村而去。
走進下河村,就果然感覺與別處不同。
普通村落的入口,要麼是無人打理的雜草,要麼就是也種著莊稼。
但是下河村的村口不同,這裡居然先入眼簾的是一片花牆。
兩顆大垂柳之下,是和樹幹結合在一起的半座涼亭。
涼亭之中放著一把古琴。
在涼亭的兩根立柱上,還有著兩句對聯:欲挽春光,兩岸柳條青嫋嫋;能消夏暑,一河蓮葉綠田田!
還沒進村,這些學子就感受到一個字:「雅」!
要說這樣的學子,最愛的就是一個附庸風雅。
不但是他們,就是長安城裡面的富戶豪商,不也是如此?
誰不圖個雅名來著?
所以唐平這是精準化定位目標群體,要讓他們從進來開始,就感受到風雅。
這本來就是唐平為了遊客而定製的,平時的下河村村民要進村可不從這邊走。
便是這個入口,就讓一行人暗呼不虛此行,還有幾個學子已經開始詩興大發吟唱了起來。
得虧這個年代沒有相機,不然肯定少不了後世那種打卡網紅景點自拍的情形。
進了這個入口,便是一條朝著河邊去的小路了,期間也是各種雅緻的小景。
其實這些學子都是世家有錢人,什麼樣的美景沒見過?
要輪園林美景,這下河村自然是比不過那些世家別苑的。
但是唐平巧就巧在用了一個雅字,一路的陳設甚至包括路燈都突出一個雅字,加上他點綴其中的各種小詩文,都無一不在給來的人心理暗示,就是這是一個雅緻的地方。
來到河邊,不論是垂釣的涼亭,還是那已經放好水的碧藍泳池,都是如此。
這時一個年輕人迎了上來:「歡迎幾位,可是來我們下河村遊玩的?」
那群學子領頭一個自矜身份,45度看向有些刺眼的天空問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裡有和可玩的?」
「那要看各位想玩什麼了……」陳鶴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學子,這樣的人,按唐平交代的估計是不會體驗什麼瓜果採摘的。
於是指了指泳池邊上一塊區域:「這裡可以舉辦詩會文會,大家可以一邊欣賞這田園美景,一邊品嚐我們的特色小吃,然後一邊吟詩作對、曲水流觴。」
有一個學子小聲嘀咕了一句:「這窮鄉下就這麼點地方,看兩眼就沒了,有什麼好寫的。」
這確實是下河村這塊地方的弊端,就是地方太小,唐平雖然還有很多後續開發的計劃,但是現在來說,都還沒有弄出來。
不過陳鶴還是笑著說道:「自魏晉以來」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以田園山水間的野趣做詩,也是一件雅事嘛!」
他這番話,倒是讓這些讀書人眼前一亮,那領頭的學子也終於正眼看向陳鶴:「你也是讀書人?」
陳鶴拱手說道:「讀過幾年!」
「來參加今年春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