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突厥煙雲 169 給杜如晦看病

這算是唐平對吐蕃貿易戰爭的第二步。

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那些吐蕃貴族用習慣了這些東西以後,就很難離開了。

這道理誰都明白,沒有人在過了一段高質量的生活以後會願意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

而這些東西唐平用這樣價格拿給崔家,為了崔家的利潤,他們必定會竭盡全力去炒作這些東西的價格。

都是千年的狐狸,這其中的道道,崔家知道的不比唐平少。

那些吐蕃貴族想要維持奢靡的生活,就必須賺更多的錢。

而大唐這邊已經開始著手加大吐蕃其他產物的關稅了。

比如牛羊肉,比如一些奶製品,還有一些高原特產的藥物之類的。

也就是說到時候吐蕃要賣其他東西給大唐,賺的會更少。

畢竟他們東面是大唐,而北面是吐谷渾。

吐谷渾的經濟產物和他們差不多,沒必要從他們吐蕃出口,他們這些如果不能賣給大唐,就只能爛在手裡。

可是如果賣給大唐,又要交高額的關稅,這就會帶來一個必然的結果,那就是這些東西會減產。

這是市場規律所決定的,到時候整個吐蕃會滿地都是綿羊,因為只有羊毛能賣高價,吐蕃貴族也需要金錢來維持自己的奢靡生活。

吐蕃人只是覺得自己地處高原,認為他們所在的地方易守難攻,卻從來沒有想到過,唐平壓根就沒有打算派兵去攻打他們。

可以想見,當吐蕃貴族和百姓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之時,他們要麼發動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要麼就是在國內爆發d亂。

而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必然會進一步削弱吐蕃的國力。

人家要攻打吐蕃不容易,但是吐蕃人從高原上下來一次,同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特別是在大唐的操縱下,他們的糧食危機會日益嚴重。

如果他們真的發動對外戰爭,手握戰爭利器的大唐,他們是惹不起的。

他們的目標就只有他們北方的鄰居吐谷渾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時候大唐就可以藉此來威脅本來勢弱的吐谷渾了,如果歸附大唐,大唐可以給你撐腰,如果不歸附大唐,就等著被吐蕃滅國吧。

而如果吐蕃不打出來,越來越深的國內矛盾,大唐自然會派出細作摻和一下。

歷史上那麼多農民起義,其首領或者前期只是不堪壓迫,但是到了後面,又有幾人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從陳勝吳廣到後面的李自成、太平天國,皆是如此。

所以到時候大唐只要能給吐蕃百姓的領頭者一些支援,他們自然會越鬧越大。

不管怎麼樣,對於大唐來說都是百利無一害,最後等著坐收漁人之利就行了。

當時聽完唐平的詳細計劃之後,房玄齡都有些驚呆了,被稱為房謀的他,細想之下才發現這種戰略的可怕之處。

不過還好,這一切都需要有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大唐物產豐富,加上今年工業大發展還有農業上土豆的種植,才能達成這樣的戰略意圖,要是反過來吐蕃這樣對大唐。

呵呵,我不和你吐蕃生意我不能和突厥做,不能和北燕做,不能和苗蠻做嗎?

所以這就是一條死計,吐蕃必死之計,這裡面操控的不僅僅是吐蕃的經濟,還有吐蕃貴族和百姓的人心。

作別了崔仲清,後面的事情,有綠依和崔家交接,他當個甩手掌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