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鹽商,唐平自然也不在江油再待了。
跟著一群鹽商去了富義縣,而且唐平也說了,打井煮鹽還要一段時間,叫各家把存鹽趁著沒有降價,趕緊給處理一下。
也讓這些鹽商心裡更加感激。
等到了富義縣,過去鹽井的交接也顯得異常的順利。
而且過去各家的鹽井也不是白交的,官府給錢。
可以收現錢,也能等新的官鹽出來以後抵拿鹽的資金。
然後唐平的辣椒種子都分了下去,如何種植都給他們說的明明白白。
甚至這些辣椒還有好幾個品種,唐平都分門別類的給大家說了清楚。
加上豆瓣醬的釀造技術,那天吃的一些川菜的做法全都一股腦交給了鹽商。
現在這些鹽商看唐平,那就和看自己人沒什麼區別。
等到唐平帶來的工匠開始工作,二十臺鑽機,半天時間弄出十多口鹽井,手壓水井再接上風車。
有風的時候自動抽鹽滷水上來,沒風的時候就用人力或者畜力,效率比過去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諸位,聽說這附近,還有火井?」
「確實有火井,就在那邊不遠!」安老頭指了指那邊:「但是那東西有些危險,過去有鹽工無意間發現點火就著,但是那火井有時候突然會噴出大量火氣,若是有火源在附近,還會傷人。」
他們說的其實就是天然氣,自貢除了產鹽以為,還是整個四川天然氣的主要產地。
至於安老頭說的突然噴出大量氣體,則是井噴,一下噴出大量的天然氣,如果不善加利用,確實會造成危險。
「帶我去看看!」
唐平帶人跟著安老頭,拐了兩個拐角就看見一片區域被圍了起來,上面還有禁止火柱的標語。
古人也知道這東西危險,特別是有明火的情況之下。
「那裡,那裡都被封起來了,下面就是原來的火井。」
唐平點了點頭,然後叫工匠過去看看。
其實歷史上,對天然氣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利用從漢朝就有了,臨卭火井有2000年曆史了,但是對於天然氣的使用是相當落後和原始的。
唐平之所以敢說蜀中採鹽的成本降低到原來的十之一二,一是因為開井和採滷方便了,二來就是他找人做了能抽取天然氣的東西。
就地取材使用天然氣來煮滷,省去了過去燒柴的伐木等成本。
長安城裡面修了那麼多廁所以後,為了處理那些糞便,唐平就找人試製了沼氣池,也是在他出來之前剛剛成功,而那抽沼氣的東西稍微改進一下,用到這裡來抽取天然氣想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很快,工匠們就在那火井的位置安裝了一個抽氣的裝置,另外長長的封閉管道也接了上去,一直連線到一邊的煮鹽場裡。
開啟閥門,一會就聽見了呲呲的冒氣聲,有工匠用火摺子一靠近,嗡的一聲,紅藍的火苗就燃了起來。
「燃了,燃了!」過去鹽商當然也想過這麼利用,但是要麼是出氣量不穩定,要麼是引起火災。
試了幾次以後得不償失,還不如用原始的木材來煮鹽,所以就把那火井那邊給封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