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國公,若是無事,我們便走了!」朱老大說道,他最後拿到的是突厥的經銷權。
盤算了一下以後一年賺的至少要少兩成,再看看安老頭,拿到了關中道的經銷權,按唐平說的,以後如果鹽因為售價便宜了,銷量上升,他每年賺的,甚至還能比過去多上三成不至。
所以現在那安老頭是眉開眼笑,和剛才蔫了吧唧的樣子完全不同。
「朱老大,別急啊,今天來都來了,不在這裡吃一頓飯,豈不是顯得我唐平太小氣了。」唐平叫住他們,然後拍了拍手,就有人開始往裡面送飯了,這個時候差不多也到了中午的飯點了。
「吃飯之前,我還是說兩句吧。」唐平看了看下面的鹽商:「合約簽了,我希望大家以後就按合約的來,朱老大走突厥的鹽,進貨價格最低,那是官府給他的財政補貼,可你們要是打算從朱老大手裡拿貨,然後賣到自己的地方……」
唐平呵呵一笑:「我想蜀地應該還是有不少願意按規矩賺錢的商人。」
這一句話,就是要絕了這些人搞小動作的心思,他們各商號在官府拿了多少鹽,在他們經銷的地界出了多少貨都能差不多查的到。
要是真有人利用朱老大這種進貨價最低的便宜,從朱老大哪裡加上一點價拿貨再賣到各道去,那麼唐平也說了,不介意換人。
其實這朱老大剛才心裡已經在盤算這條路了,他八文一斤拿的鹽,而最高的有十二文一斤的,如果自己轉手十文一斤賣掉,豈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左手倒右手就能賺2文一斤?
結果還沒等他盤算好,人家唐平就把這一條路給堵死了。
朱老大氣的眉頭一皺,卻不知道該衝誰發火,結果坐他旁邊的李客問了句:「若是突厥邊上的北燕要找我們買鹽呢?」
一個道基本上是分了兩家鹽商,互相制衡,防止壟斷,也不知道剛才為什麼,李客最後和朱老大一起,拿下了突厥那片區域。
唐平聽了李客的問題,微笑說道:「自然是賣給他們啊!」
「他們憑什麼找我們……」朱老大還氣不過,還想嗆聲,但是突然就是一頓。
對啊,我們的鹽比原來價格低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半,那北燕憑什麼不能找自己買啊?
這其實是唐平早就和李客商量好的,拿到經銷權的鹽商,還能往周邊國家賣。
這樣不但能彌補他們在國內售鹽的損失,同時還能摧毀周邊國家的鹽業。
北燕實際就是靠渤海那一塊,他們能有自己的海鹽。
但是價格和原來的大唐突厥有差別也差別不太大。
現在突厥這一片的鹽價降低了一半,那麼北燕的鹽商自然就會來這邊尋找朱老大和李客進貨。
突厥的鹽更好更便宜,北燕自己的鹽以後就賣不出去,那些海邊的鹽場自然就慢慢垮掉了。
等於大唐在無形中就控制了北燕的食鹽。
以後一旦有了戰事,把出口的鹽一停,那北燕一時半會還能再恢復那些荒廢掉的鹽場嗎?
所以唐平的計劃是一環扣一環。
這次來蜀中,他不但要把鹽業的生產控制在國家手中,還平抑了全國的鹽價,造福了百姓,同時還會對周邊諸國的鹽業進行打擊。
至於其他諸國會不會對大唐的進口鹽收重稅,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唐平管不著。
而且稅一旦高了,必然會有走私鹽,依然會對當地的鹽業造成打擊。
想明白了這些,那些分到周邊偏遠地區的經銷商一下子也高興起來了。
是啊,雖然分到地方賺的少了點,但是還能賣到附近那些國家去,這一來一回,不還是比過去賺的多了嗎?
所以這一下,大家都服氣了。
就像平國公說的,只要以後大家都按規矩來,大家都能有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