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是我!”王青鸞看著那縣令:“我記得你,七年前的進士是吧?叫……劉同?”
“回鄭王殿下,下官正是劉同!”縣令劉同跪在地上:“七年前下官考中進士,在瓊林宴上,鄭王還曾給下官敬酒。”
兩人七年以前還頗有些淵源,只是七年以後,已經物是人非了。
劉同以頭抵地,帶著哭腔說道:“先皇駕崩,甄家竊國,但是下官人微言輕,難有作為,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庇護好這申城一畝三分地上的百姓。”
“但是下官的心是向著先皇和鄭王殿下的,不止是下官,下官知道的附近幾個州府的官吏,其實都心向鄭王,只是過去甄家獨攬大權,凡是反對他的,都被他給屠戮一番,我們也只能暫時虛與委蛇,等著鄭王回來啊。”
“好了,我現在早已不是東越鄭王了,我是大唐平國公的妻子,你以後就不要再用鄭王稱呼我了。”
“那……”劉同抬頭看著王青鸞 和唐平:“下官該如何……”
“叫她公主就行。”唐平說道:“你可願歸順?”
唐平沒有問願意歸順王青鸞還是歸順大唐,但是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那劉同也是聰明人,他到底是不是忠心於王青鸞的王家,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但是現在要的就是他這個態度。
聽見唐平的話,劉同趕緊點頭:“下官自然願意,下官盼星星盼月亮就等著這一天,終於是把鄭……是把公主等來了,下官還願意做平國公的馬前卒,去相勸周圍州府,讓他們歸順。”
“好,我就喜歡和聰明人說話,你告訴他們,只要願意歸順,他們在任上只要能人盡其職,澤被一方,我就可以代替陛下做主,讓他們繼續留任。以後也會對他們一視同仁,不論是晉升空間還是什麼,都和大唐本土官員一樣。”
“只要你能勸他們歸順,就算你一功,到時候我會親自在陛下面前舉薦於你。”
那劉同面色一喜:“謝平國公!”
這劉同也確實有些本事,這申城本來就是他的地盤,被他打造的鐵桶一塊,很快全城百姓就被他給安撫下來。
因為王青鸞的關係,這些百姓的情緒還是有些複雜,現在東越誰不知道要算正統繼承人,王青鸞才是。
當年王青鸞被唐平救下,去了大唐,現在回來也是理所當然。
雖然以後東越應該就要併入大唐了,但是因為有了這層關係,大部分的百姓還是沒有什麼牴觸的情緒。
在申城安頓一晚,留下一些羅四爺的人和劉同的副手共同管理申城,唐平帶著人繼續西進。
這劉同也說到做到,居然真的一路上各州府都被其說服,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的就表示願意歸順唐平和王青鸞。
唐平也知道,這一方面是因為王青鸞的身份,二來就是這些人也知道大勢已去。
甄雄走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兵力和財富,現在的東越就是一個空架子了。
與其和大唐死磕,還不如就此投降。
反正他們是歸順的過去的東越鄭王,現在的青鸞公主,就是史書也不能說他們叛國,最多也就是撥亂反正,從國賊甄家重新歸於青鸞公主麾下。
唐平他們這一路居然顯得頗為順利,甚至有一日之間,就連下五城,迅速的向著東越國都阜陽城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