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醫術高超,又酷愛雲遊四方,懸壺濟世,曾多次見過,百姓被天花肆虐後的慘狀。
大漢朝數百年,就曾多次爆發過天花大疫。
一般情況下,天花多始發於孩童,其傳染性卻是極強。
若鄉里見多識廣,又封鎖及時,封鎖得力,天花最多也就是荼毒一鄉而已。若發現較晚,又封鎖不及時,荼毒一縣一郡都不是沒有過的。
等天花肆虐過後,被封鎖的那一鄉、一縣、一郡,基本上人煙絕跡。
以這個時代的衛生和醫療技術,能夠挺過天花荼毒的,很少!
即便偶爾有兩三幸運兒能挺過來,在封鎖狀態下,也多半是餓死,或者得其它病症病死的。
天花這種病症,致死率極高,再是英明的帝王聞之,都會為之色變。
醫者仁心,張仲景懸壺天下,就曾多次出沒於天花的疫病區。但是,面對著那些天花患者,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身為醫者卻束手無策,那種心痛的無力感,無人能懂。
現在,居然有人說,天花是能夠接種預防的,張仲景能不震驚激動麼?
諸葛亮能夠理解張氏父子的激動,他在竹簡上寫的,就是這種痘之法。
預防天花病,在後世並不是什麼秘聞。
後世八九十年代的農村,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經濟能力打一針天花疫苗的。
於是,村中便有老人,在孩子胳膊處劃一道小創口,又尋那患有天花病的母牛,取牛乳旁化膿的牛痘,塗抹在孩子胳膊的創口處;待孩子低燒個三五天,便會自行痊癒,從此也不會再受天花病的威脅。這種簡單的種痘之法,也沒有聽說過誰死掉的。
正是因為這種預防天花病的療法,後世的天花病基本不再是人類的威脅!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種方法,卻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誰也不會想到,預防天花,其實就是主動讓人去感染天花。
嗯,按照諸葛亮竹簡上所說,就是接種牛痘。
雖然說,天花患者痊癒之後,就終生不會再感染此病。
但是,那居高不下的致死率,誰敢輕易去主動感染天花?
“我諸葛家,曾經躬耕於琅琊。在下小時後也很調皮,也曾嬉戲在牛羊之間。因家中一隻母牛患有天花,在下便也曾受到感染。八九歲那年的一場重病,便是因此而來。”
諸葛亮開始向張氏父子解釋著。
“後來,經過多次觀察研究,這才發現,牛馬之屬,其實也是最容易感染天花的。”
“只不過,它們所感染的天花病症,其毒性,比咱們人類的天花病症,輕微得多。”
“再者,牛馬的體質,也不是咱們人類能夠媲美的,自然能夠扛住天花病的毒性,甚至連外在的患病表現,都有可能不會出現。”
“所以,誰也不曾聽聞,牛馬之類有死於天花之患的!”
……
諸葛亮在侃侃而談,張氏父子卻在思考。
牛痘接種之法,雖然聞所未聞,但有一點,張淵不大清楚,張仲景卻是深知的。
他張仲景懸壺天下多年,也曾在疫病區見識過,牛乳之旁,確實會出現那所謂牛痘。要不了幾天,這牛痘便會自行痊癒。
而且,據那些牛倌兒說,患過牛痘的牛,基本就不會再患此病。
如果這牛痘真是諸葛亮所說的“牛類天花”,此法或許還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