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給龐統指明道路(上)

畝產增產兩成,諸葛亮倒是沒有誇大,甚至還有些保留。

後世的七八十年代,化肥在農村並沒有完全普及開來,農村許多地方使用的,更多還是農家肥。但是,後世七八十年代的稻穀畝產,少說都在七八百斤左右。

那個時代,雜交水稻可也沒有普及的呢。

而這個時代的畝產,即便是產量最高的水稻,也不過兩三石罷了。

按照後世的情況,施加了農家肥的莊稼,畝產增加五成,這還是諸葛亮保守著說的緣故。

諸葛亮說得輕鬆,說得保守,但這在龐統聽來,卻已經有點驚世駭俗了。

增產五成,這是什麼概念?

就以諸葛家的這三十頃良田來說,冬種麥子夏種水稻,佃戶們兢兢業業的一年下來,總產量也不過千石左右。好點的話,有一千二百石;差點的話,就只有八九百石了。

這還是在風調雨順的年景。

按照這個時代,地主的佃租行情,這千石糧食,諸葛家會收取一半佃租。

而那近三十戶佃農,兢兢業業的一年操勞下來,平均每家也不過收穫十五六石糧食。

一家三五口,甚至有七八口的,還要承擔各種賦稅,一年只有十五六石糧食的收入,哪一家佃戶日子,不是過得緊巴巴的?風調雨順的年景,佃戶們還能勉強度日;一旦天災人禍,佃戶們賣兒賣女都是常態。

這不是諸葛亮不憐憫佃戶,而是這整個時代都是如此。

若他諸葛亮貿然降低佃租,這就打破了地主們約定俗成的規矩,等著他的將是整個荊襄地主階層,乃至全國地主階層的制裁,那些世家大戶們也會踩上一腳。

因為,這是破壞規矩。

即便他諸葛亮背後有師門,他也將是過街老鼠,荊襄地主階層,荊襄世家大戶,人人喊打。到時候,別說為劉皇叔謀取荊襄了,天下之大,只怕也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當然,這也不是說,地主階層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

收取一半的佃租,這是不容更改的。

但是,絕大多數地主階層,對待他們家的佃農,也是多有照顧的。

逢年過節,給佃農們發放一些糧食;若是遇上大喜事,還會給佃戶們發些布帛之類的。一旦遇上災年,大多數地主也會救濟自家佃農,有的是施粥,有的是借糧食給佃戶們。

這個時代的地主豪強們,大多數還是很純潔的,即便是借糧食給佃戶,也沒有什麼九出十三歸,更不會有什麼利滾利的高利貸。

這些坑人的事兒,是在唐朝之後,才被那些黑心的地主階層給玩壞的。

在隋唐之前,在秦漢,地主階層,還不是吃人不吐骨頭的!

閒言扯得有點遠,言歸正傳。

糧食增產五成,諸葛家的糧食總產量,就能再增加五六百石。刨開需要上繳給諸葛家的一半佃租,佃戶們每家就能多獲得八九石糧;如此,諸葛家的佃戶們,基本上家家就能吃飽飯了。

吃飽飯,在這個時代而言,就是奔了小康。

這還僅僅只是諸葛家的佃戶們受惠。

若是這諸葛肥再推及天下,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將受惠!

糧食增產五成,以大漢的耕地面積計算,即便是天下沒有大亂之前的人口資料,只怕也是能填飽他們肚皮的,這是真正的再無饑饉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