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請期

沔陽,乃是泛指沔水南岸,並非後世的那個沔陽(仙桃)。

不過,若在荊襄提起沔陽,眾人都知道位於何處,那就是沔水和丹水匯入漢水的節點之南岸。那裡,在後世稱之為老河口,現在卻是筑陽縣之左。

後世的沔水和和丹水,並不是在同一個地方匯入漢水的。

但這個時代,就諸葛亮的記憶來看,沔水和丹水就是在同一個地方匯入漢水的。

筑陽縣,西北面銜接著武當山餘脈,南面又是荊山山脈的起源處。此城,恰好夾在兩座山脈的交匯處,三水匯合後的漢水,又在筑陽城外繞城而過,幾乎是天然的護城河。

這裡易守難攻,又是扼制進出上庸的陸地要道。

上庸乃是漢中的東部重鎮,進了上庸,就可以窺伺漢中。

於是,筑陽縣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此城,同樣屬於南陽郡轄下,距離南陽首府宛城約有三百多里,距離襄陽卻只有不足百里。

目前,南陽郡一分為二,宛城以南的城池,大多都在荊州劉表的治下。

而且,劉表還親自坐鎮這襄陽城。

是以,筑陽縣也在劉荊州的掌控中。

在筑陽縣城外,沔水之南,武當山餘脈之東,與筑陽縣城之間,恰好有一塊三角形的空地,大約有八十頃;這便是所謂的沔陽之地。因臨近河流,便於灌溉,又背靠筑陽縣城和武當山餘脈,這片空地是不可多得的良田,荊襄有許多大戶對其都垂涎三尺,最終卻花落黃家。

這裡的黃家,就是老丈人黃承彥家。

百餘年前,黃家原本是荊襄大族。只是傳到現在,黃家嫡支卻早已消亡;如今荊襄的黃姓者,都只是黃氏支脈。例如沔陽的黃承彥,南陽出身的黃忠,江夏黃氏之黃祖,還有零陵籍貫的黃蓋,其實都是黃氏支脈。

老丈人黃承彥,原本是襄陽人。

在師門蹉跎了數十年後,老丈人長生之境無望,便回到紅塵中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娶的便是荊襄第一大族蔡氏之長女,蔡瑁的大姐;置辦下的家業,便是筑陽城外的這沔陽之地。

……

日落西山影孤長,兩架牛車穿筑陽城而過,很快便抵達沔陽地。

雞犬相聞,炊煙裊裊,沔陽與其說是黃承彥的府邸所在,還不如說是一片農莊;黃家的佃農們,也依靠著這片良田,在此安家立業,這裡儼然是個小村落了。

牛車相繼停在黃家門口,引起村中小孩們的好奇圍觀。

小孩子們總是歡樂好奇的,倒不像那些佃農們,雖然也很好奇,卻不會上前圍觀。甚至,有的父母,還正呼喚著自家孩兒回家,免得衝撞了貴人。

這個時代,能乘坐牛車的,即便不是貴人,那也是大戶之家,不是佃農們能夠衝撞的。遇上脾氣不好的貴家公子,對圍觀的孩子們抽幾鞭子都是輕的。

牛車剛剛停下,只見仙風道骨的老丈人,正迎接在門口呢。

“龐師兄大駕光臨,師弟可是恭候多時矣!”

黃承彥笑著與龐德公見禮。

這時,落後數步的諸葛亮,也上前拜見道:“小婿拜見岳父。”

黃承彥打量著諸葛亮片刻,笑道:“不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