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建安四年,元宵節剛過,臥龍崗上便熱鬧起來。
五輛牛車停在草堂外面,這是二姐夫龐岷送東西來了。
距離大婚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婚禮的籌備大多是都已妥帖,就連委託商隊購買的肉牛,也宰殺完畢,滷好之後放入庫房中冷藏著,就等著婚禮那天煮食。
草堂也裝點一新,屋簷上掛著大紅燈籠,門楹上大紅的喜字也貼好了,附近的樹上甚至都綁著一絲半縷的紅綢緞,以示喜慶。
唯獨,宴客時的器具,諸葛家準備不足。
二姐夫龐岷,今日就是送這些器具過來的。
二十張席案,再加上鍋碗瓢盆等等,也唯有像龐家這等大戶人家,才常年準備著這麼些。
“都仔細著點兒,直接抬進客堂擺好!”
龐岷向身邊的管事兒叮囑了一句,就走向迎出來的諸葛孔明。
“二姐夫,有勞了!”諸葛亮拱手致謝。
龐岷打量著諸葛亮數眼,笑道:“無妨,無妨,誰叫我是你二姐夫呢?”
“你是不知道,隨著你的婚禮將近,你二姐本來是要過來幫著張羅的,只是如今,你二姐臨盆在即,可不敢讓她有所閃失。這不,你孔明的婚禮,就由我這個二姐夫幫著張羅麼!”
二姐的預產期在二月中旬,大姐的預產期在三月上旬,距諸葛亮的婚期都很近。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捷,再加上孕婦生產本就是九死一生,特別是臨近生產的時候,更是受不得半點顛簸;所以,諸葛亮的婚禮,這兩位姐姐是無法到場的。
但是,諸葛亮的婚禮,總得有人張羅不是?
不可能諸葛亮這位新郎官兒,在婚禮當天自個兒親自張羅吧?
於是,家距隆中最近的二姐夫龐岷,就提前跑來隆中幫著張羅。
當然,龐岷這麼早就跑來隆中,也未嘗沒有蹭酒喝的意思。
諸葛亮釀造的諸葛酒,有價無市,想買都得看諸葛亮賣不賣呢。
年前,諸葛亮送給龐家的那兩罈子酒,根本就不夠幾個酒蟲分的。
這不,才將器具送來,龐岷便拉著諸葛亮,一邊往書房走去,一邊一疊聲道:“快拿點酒來,這段時間可是饞死我啦!”
……
牛叔在客堂幫著佈置席案,牛嬸這時正在做飯。
二姑爺要在隆中住一段時間,幫著張羅二公子的婚禮,牛嬸自然得熱情招待。何況,龐家那些跟著來幫忙搬東西的僕役,也得讓他們吃一頓午飯不是?
呂綺玲貪吃,跟在廚房打下手,其實就是為了偷吃一點點零嘴。
諸葛誕年後就回後山的草廬去了。
他在父親墓旁守孝,有三年孝期。年前天氣寒冷,又年關將近,在諸葛亮的督促下,諸葛誕才回到臥龍崗過年的。元宵節一過,這小子就又回後山去了。
大約,諸葛亮婚禮那天,諸葛誕才會再回來一趟的吧?
至於三弟諸葛均,白天總是看不到他的身影,有時去山下的村莊中玩耍,或者教村中孩童們認字;有時卻是在後山,與諸葛誕一起讀書。
這時有點小忙,諸葛亮一時卻找不到給二姐夫倒酒的人。
“姐夫稍待片刻,小弟這就去拿酒來。”
諸葛亮說了一聲,便直奔廚房而去。
諸葛酒大都儲存在庫房,但廚房中也有半罈子酒,這是平日裡大家慢慢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