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六月,酷暑炎炎,臥龍崗上卻較為涼爽。
一條小溪環繞著臥龍崗流過,崗上又是綠樹成蔭,山風陣陣,豈能不涼爽?
山崗下,水汪汪一片,其中綠油油的禾苗彷如軍陣一般,很是整齊。
小麥的夏收,四月底就完成了,諸葛家的三十頃麥田,出產小麥五百餘石,相較往年,多出了近兩百石的產量。佃戶們歡喜,諸葛亮也很歡喜。
畢竟,糧食產量的提高,對百姓而言,就能吃飽肚皮;對諸葛亮而言,就是一大波氣運。
夏收之後,在諸葛亮的安排下,又及時種下水稻。
這個時代種稻谷,並沒有插秧之說,農戶都是直接將稻種,像重小麥一般,直接灑在田中,然後澆水,等稻種發芽之後,才會慢慢加滿一田水。
這種方法,在後世早已被驗證,是不科學的。
於是,諸葛家的稻田,全部採取的插秧之法,禾苗都是早就培好的。
插秧,工序麻煩一些,但諸葛家的佃戶卻都很支援。
有著農家肥的先例,有著麥子增產的先例,這時的佃戶們,就算諸葛亮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他們也是相信的,何況只是改變一下種水稻的方式?
臥龍崗上,樹蔭處,諸葛亮與妻子黃月英有點無奈。
剛才,他們夫妻二人本來琴簫合奏,交流著感情,怎奈一個破鴨子聲音,再次前來叨擾。
“孔明啊,咱這回找你,可不是實驗投石機的!”醜矮挫哈哈笑道。
話說,自從去歲被諸葛亮點撥之後,龐統就一直在家閉門深造,研究著投石機。今年正月底,龐統帶著他研究出來的新一號投石機,來隆中顯擺了一會。然後,在諸葛亮幾句話下,龐統又興高采烈的跑回家,繼續閉門深造。
鳳雛一號投石機,射程高達五百多步,精準度也不錯,如今還擱在諸葛家的庫房中。
鳳雛二號其實也被研究出來了,射程勉強能達到七百步。
只是,因為材料原因,或者還有設計不合理等原因,鳳雛二號實驗了幾次之後就報廢了。
為此,龐統很是跑了幾次隆中,來找諸葛亮討教。
龐統的智商其實不差,即便沒有諸葛亮的指點,他遲早也能發現問題所在。
只是他急功近利了些,這才直接找諸葛亮討教。
如此一來,諸葛亮與小妻子的恩愛時光,總會被某隻蒼蠅給攪和了。
……
“士元兄,且坐吧!”諸葛亮指著身邊的石椅道。
樹蔭下,一張石桌,圍著石桌還有四個石椅,一切仿若後世花園中的石桌一般。
龐統坐下,一邊侍候的大丫適時送來一壺茶。
“說說吧,士元兄今日此來,所為何事?”
妻子黃月英斟茶三碗,諸葛亮遞了一碗給龐統,然後問道。
龐統今日前來,身後沒有跟著牛車,這就不是為投石機的事情而來,諸葛亮稍微好奇。
龐統喝了一口茶,拿起桌上的一柄蒲扇,死命的扇著,半晌才道:“孔明可知,劉皇叔如今已經奪取了徐州?”
諸葛亮頷首,卻不置可否。
劉備奪取徐州,這件事情他早就知道的。
蛇有蛇道,龐統有他的訊息來源,諸葛亮自然也有自己的訊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