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的一聲,一塊百十斤中的石塊,呼嘯著飛出,然後砸中了後山下的一顆大樹。大樹當場砸斷,石塊也分崩離析,四散的碎石塊亂飛,大樹附近的小樹也跟著倒了黴。
“砸偏了!”
“射程也太近了!”
龐統的這架投石機,按照他所說,拋擲百斤左右的石彈,射程在五百步左右,而且精準度也很高,偏差不高於十步的。這些資料,龐統做出這架投石機的時候,就在鹿門山實驗過的。
只是現在試射的這一塊石頭,不僅射程不足,著彈點偏差得也太離譜了些。
原本,他們選的目標,距離臥龍崗上的大青石,也就五百步的距離。
但是,被投石機砸毀的那顆大樹,在小水窪的左邊三百步處,距離大青石只有三百多步。
當然,不可否認,龐統的這家投石機,殺傷力還是很給力的。
“再試射一次!”
諸葛亮說著,便用法術凝聚出一枚石球來。
龐統的投石機,在諸葛亮看來沒有毛病,功能也應該超出這個時代的投石機才對。但是,現在試射的資料,有點讓人失望。諸葛亮覺得,或許是投擲物的原因。
投石機投擲的都是石球,雖然不一定都是標準的石球,但起碼得是圓的。
後世的子彈頭為何設計成圓錐形,鳥槍的子彈為何是鉛珠或者鋼珠?
龐統做實驗的時候,用的肯定是石球。
但剛剛拋擲的那塊石頭,重量雖達標了,但形狀卻是不規則的。不規則的石塊在空中飛行時,肯定是會翻滾的;如此,彈道軌跡不偏移才怪呢!
至於射程,後世的彈道也是講究空氣動力學的。
這個時代的投石機,隨便不明白什麼空氣動力學,但投擲物卻都是石彈不是?
……
看著在諸葛亮手掌下凝聚出來的石球,龐岷和龐統都很羨慕。
這是法術聚沙成石,築基境修士就能施展的手段。
其便捷差處,很是令人羨慕的。
譬如說修房子,修士若不計氣運損耗的話,完全可以用法術凝聚出一座石頭房子出來。
再譬如做傢俱,只要有木頭,就可以法術,將木頭直接“變成”想要的傢俱。
其實,這類法術的原理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塑形術的衍生應用。
石頭能碎成沙,透過法術,為何就不能將沙凝聚成石頭?
只是,法術凝聚石球,也是要消耗氣運的。
所幸消耗不多,凝聚一兩枚石球的消耗,諸葛亮可以完全不在乎的說。
當然,若是想要凝聚數十上百枚石球,諸葛亮也是不肯的。
誰的氣運都不是大水淌來的!
百十斤的石球,其實不重。
龐統將投石機的拋射臂歸位,諸葛亮就將石球放進了兜籃中。
“發射!”
龐統大喝一聲,扣動了扳機,呼嘯一聲,石球眨眼間就飛了出去。
“轟”的一聲,石球再次砸偏。
也不能說是砸偏了。
石球直接飛躍了作為目標的小水窪,然後砸在水窪更前面一點的一塊大石頭上。
石球四分五裂,碎石四濺,四周的枯草和小樹,又再次遭殃。
不過,即便隔著近六百步,諸葛亮也看到了,那塊大石頭同樣被砸裂了。
“很好,居高臨下,射程有六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