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諸葛亮出使荊州,其主要目的就是遊說劉荊州。
即便不能說服他支援兵馬錢糧的,也要說服他放寬限制;最起碼,劉皇叔麾下的辦事人員,在荊襄招募流民,招募兵員,蒐購糧草,劉荊州最好不要阻攔才好。
這一點點要求,諸葛亮覺得,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劉荊州是沒問題的。
然後,從荊州招募的流民、兵員和糧草,都是要從筑陽關經過的。
諸葛亮想要偷樑換柱,換的不是別的,而是兵員。
兩個月之後,與張魯死磕一場,這是必然的。
但是,剛剛招募的新兵,兩個月的時間能有什麼作為?
西城縣的那兩萬降兵,能夠出城與張魯死磕麼?
所以,筑陽關的三萬兵馬,就被諸葛亮惦記上了。
“文將軍,此番,亮出使荊州,準備說服劉荊州,允許我主在荊襄招募流民、士卒,還有購買糧草等事情。”等文聘靜下來,諸葛拱手說道。
“糧草和流民,到時候都要從筑陽關經過,這還需得將軍照料一二。”
文聘頷首,這是舉手之勞,對他而言而是沒問題的。
既然選擇劉皇叔作為退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文聘並不介意幫點小忙。
諸葛亮繼續道:“唯有士卒,卻有點問題。”
文聘詫異,問道:“倘若我家主公應允,劉皇叔在荊襄招募士卒,還能有什麼問題?”
在文聘看來,諸諸葛孔明說服主公劉荊州,允許劉皇叔在荊襄招募流民,購買糧草等等,這些都沒有問題;即便是在荊州招募士卒,想來主公也會應允的吧?
既如此,劉皇叔在荊襄都能招募士卒了,還能有什麼問題?
諸葛亮笑問道:“將軍以為,我家主公奪取了半壁漢中,張魯會坐視麼?”
這卻是答非所問,文聘沒有回答,卻只是搖頭。
這不是廢話麼,劉皇叔坐擁半壁漢中,侵佔的可是張魯的地盤,張魯焉能坐視?
所以說,張魯遲早是要反撲的。
這一節,文聘此前並沒有考慮到。
但是,諸葛亮說了之後,文聘就想到了,張魯肯定會反撲的。
而且,張魯必然是全力反撲。
諸葛亮頷首:“張魯能打得劉西川不敢東顧,肯定不是浪得虛名之輩。我家主公有多少兵馬,文將軍是知道的,如今也不過是新添了兩萬降兵。”
“秋收之後,張魯肯定要全力反撲,這兩萬降兵如何能堪當大任?”
“即便從荊襄招募數萬新兵,短時間內,新兵同樣無法堪當大任。”
……
降兵,本就是張魯的麾下。
當張魯反撲的時候,這些降兵首先只怕就不會拼死。
而且,守城,或者順風仗的時候,降兵還能勉強一用。面對張魯的十萬大軍,一旦遭遇挫頓,這些降兵只怕立馬就會跳反,還會美名其曰:撥亂反正!
所以說,守城的時候,降兵還可以用一用。
與張魯拼一場的時候,就不能用降兵了。
起碼,在張魯沒有被打出翔來之前,降兵是不能重用的。
如此,張魯反撲的時候,劉皇叔的主要戰力,還只能是其本部兵馬,或者借來的荊州兵。
至於新兵?
才招募的新兵,等他們走到西城縣的時候,還有多少時間用來操練的?
即便是後世的練兵之法,沒有半年的操練,新兵如何能上戰場?
降兵不能重用,新兵卻又不堪重任,文聘都開始有點擔憂了。
須知,他文聘已經將劉皇叔,視作今後的退路了。倘若劉皇叔不能在漢中立足,他文聘的投資豈不就是打了水漂,他的那些子弟兵豈不也是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