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縣,大竹鄉,瀆水裡,這是上庸城轄下的一個小鄉里。
落日十分,幾輛陌生的牛車駛入這個小小的鄉里,引來許多孩童的圍觀,唯有那些老者,看著陌生的牛車,眼神中才帶著一絲絲的警惕。
現在,漢中地界正在戰火連天,雖還沒有影響道上庸左近,但鄉里中的百姓,對外來的陌生人都有些警惕了。誰知道陌生人是不是敵軍的探子,或者是某個土匪山寨的細作?
也沒有誰規定,探子、細作就不能坐牛車的吧?
霍元傑拄著柺杖,帶著鄉里中的十多個青壯,“哆哆”的慢慢走向牛車。
霍元傑是荊州老兵,本來駐守筑陽關無所事事的,跟著文碩投奔劉皇叔西進漢中地界,在上庸城的一戰中,霍元傑丟了一條大腿,現在就只剩下一隻腿了,不得不拄著柺杖才能行走,還不能行走自如的說。
好在,劉皇叔仁厚,待麾下將士們還不錯。
霍元傑分得五十畝田地,並且還成了著瀆水鄉、瀆水裡的里長。
甚至,霍元傑還去信家鄉,讓兄長他們一家也來上庸。
兄長一家若也來了的話,即便按照流民來安置,也可以分得二十多畝田地的。不過,霍元傑覺得,很有可能是按照軍屬來安置兄長一家的。如此,他們還能再多分十來畝田地呢。
身為傷殘老兵,霍元傑如今很感念主公劉皇叔。
是的,霍元傑如今一家預設了,劉皇叔就是他的主公。
所以,當上瀆水裡里長之後,霍元傑一向兢兢業業。督促裡中的秋收和賦稅,解決鄰里之間的糾紛等等;就連裡中的那十多名青壯,也被霍元傑組織起來操練。
嗯,這些青壯,原本都會送去上庸城的新兵營的。
只不過,眼下秋收正忙,所以各縣招募新兵的事情,也跟著緩緩。
但是,那些有傷殘老兵的鄉里,鄉里中的青壯還是被組織了起來。
在收割莊稼之餘,這些青壯都跟著老兵們操練。殺敵本事什麼的,傷殘老兵也教不了多少,但軍中的規矩制度,還有最簡單的列隊配合等問題,老兵還是能夠教給這些青壯的。
有著老兵們的現身說法,各鄉里中的青壯,其實都很羨慕這些傷殘老兵的。
即便老兵們都傷殘了,也足以讓青壯們羨慕的。
他們羨慕的,自然不是老兵們的傷殘,而是老兵們的待遇。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在這個時代就是屁話!
許多百姓,特別是那些青壯,其實都很像當兵的。
在軍中一路升到將軍什麼的,百姓們也只是睡夢時妄想一下,百姓們樸實的想法,更多的時候還是在於當兵吃糧,當然,如果能有糧餉發一點,那就更好了。
所以,在這個亂世,諸侯們只要豎起招兵買馬的旗幟,就不愁兵源的。
如今,主政上庸等地的是劉皇叔。
根據這些老兵的現身說法,劉皇叔麾下的將士們,待遇其實很不錯的。即便是一名小兵,每個月也有百十錢的糧餉的,另外有戰功的話,還會有許多犒賞。
哪怕,沒能吃雞,最後傷殘、或者戰歿了,不還是有那麼高的撫卹麼?
所以,老兵們就任鄉長、里長之後,招募青壯簡直是不要太簡單。
現在,跟在霍元傑身後的這些青壯,就是他操練的半個多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