瀆水裡,再次虛驚一場,大家都有點麻木了。霍里長家中,不管是先來的李嚴和霍弋,還是後到的關平和周倉等人,大家雖然都有些疲憊,這時卻都沒了睡意。
相聚之後,眾人這才有些驚喜的發現,他們居然都是劉皇叔招攬的人才。
都是同樣的境遇,又是相逢於道左,這份機遇是何等難得?
於是,大家齊聚在霍里長家中,各自天南海北的交流著。
這些人之中,唯有霍弋有點失落。
李嚴也好,關平也罷,即便是土匪出身的裴元紹和周倉,居然都是劉皇叔親筆書信招攬的,唯獨他霍弋,卻沒有收到劉皇叔的親筆招攬信,而是他自家主動找上門去投效的。
這就好比,其他人都是玉在匣中待價而沽,唯有他霍弋似乎是上趕著送上門去的買賣呢!
當然,霍弋也只是有點失落,到沒有覺得遭到了不公平待遇。
天下這麼大,比他霍弋有能力的人才何其多也?
然而,劉皇叔身邊又有幾位?
劉皇叔招攬的又有幾位?
如果,他霍弋因為沒有劉皇叔的親筆招攬信而感覺待遇不公的話,那麼,其他那些遺落在野的眾多賢達,豈不是要哭暈在自家的茅廁裡?
據霍弋自己猜測的,劉皇叔發出去的招攬信,只怕也沒有幾份的吧?
所以說,沒有收到劉皇叔親筆招攬信的,可不止他霍弋一人呢!
……
“據我所知,張魯目前正在反撲西城縣,所以劉皇叔肯定不在上庸城的。咱們不如直接前往西城縣,到劉皇叔軍前效力,如何?”大家聚在一起之後,李嚴建議著。
李嚴是文臣,向來自負智謀過人,卻也不敢小覷眼前的這幾位。
即便是土匪出身的裴元紹和周倉,李嚴也沒有小瞧。
都是劉皇叔親筆書信招攬的,或者說,是諸葛孔明都認為有能力的人才,這些人肯定沒有水師善茬的。即便,這幾位都是武夫,李嚴也不會小瞧他們的。
須知,如今正值亂世,正是武夫當道的時候。任何一位諸侯想要成就大業,就離不開這些武夫的支援。文臣再怎麼智謀過人,總不可能談笑間,敵軍便檣櫓灰飛煙滅的吧?
李嚴的這個建議,一者是拉攏眾人只見的關係。
再者就是,李嚴真的想要前往西城縣,到軍前去效力的。
劉皇叔如今肯定不在上庸城,他們進入上庸城之後,只怕要等好久才能見到劉皇叔的。
若只是等一段時間也就罷了。
問題是,他們都是新來投奔劉皇叔的,這就更需要功勞作為進身之階了。
嗯,用裴元紹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他們需要向劉皇叔遞交投名狀的。
否則,即便他們都是劉皇叔招攬來的,卻沒有尺寸之功在身,劉皇叔也不好安排他們的。貿貿然就給他們安排一個重要職位,那些久隨劉皇叔的臣子,誰人會心服?
所以,李嚴急著想去西城縣,到劉皇叔與張魯爭鋒的最前線去,建功立業。
但是,問題又來了。
上庸城等城池,即便已經被劉皇叔拿下來了,附近卻多的是崇山峻嶺,只怕也不會缺少山匪路霸的。他李嚴不是武將,調兵遣將他能勝任,與強盜們短兵相接,他李嚴卻力有未逮。
如是,身邊的這幾位武將,豈不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有著他們一路同行,沿路即便撞上了山賊什麼的,只怕也能碾壓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