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城,內城的某處宮殿內,確實是張魯正在自焚殉城。
大勢已成,東山再起也沒有可能了,張魯除了殉城之外,再無他途。
當然,投降也不是不行。
問題是,張魯這人有點擰,他可以向曹操俯首稱臣,也可以向其他諸侯低三下四,卻唯獨不會向劉備投降,或者說,張魯不願意向劉氏諸侯投降。
劉備和劉璋都是宗師諸侯,向劉備投降,豈不就是向劉璋投降?
這是張魯所不願的。
既然不願意投降,那麼他張魯就只有自焚殉城一途了。
本來,自裁的方式有很多種,張魯卻偏偏選擇了自焚殉城。
蓋因,這座內城曾經是漢王之宮殿。
既然他張魯無法享受漢王宮,他有怎麼會完好的留給敵人劉備呢?
所以,準備自焚的時候,張魯便下令了,讓楊松在整座漢王宮內,佈置下引火之物,只待他張魯自焚之時,便以整座漢王宮陪葬。
只是,張魯想讓漢王宮殉葬,這個想法還是有點一廂情願了些。
火光中,張魯渾身熊熊燃燒著,卻未能看到整座宮殿火起。
“楊松,最後關頭,連你也背叛了我麼?”張魯仰天大笑著,轉身撲進了火海中。
內城火起的瞬間,諸葛亮就感覺到了,這是張魯在自焚殉城。
隱隱的,諸葛亮感覺到了一股氣息,從內城中升起,在天空中盤旋良久,然後才消失不見。
再然後,又有一股氣息,似乎憑空而生,降臨在身邊的劉備身上。
順帶的,他諸葛亮身上也沾染了一絲氣息。
是氣運,還是龍氣?
諸葛亮的修為還不到陰神境,無法查探。
……
荊山深處,雲隱蘊蘊,黎明的曙光正在掙破黑夜。
一個白首道人盤坐在山巔雲深之處,其身後的小平臺上,也盤坐著數位道人。他們,盤坐在這座最高山峰上,已經好幾天了,凝目眺望著西邊的漢中方向。
自從知道劉皇叔兵進漢中城的訊息後,這些到人就時刻關注著漢中方向。
只見,在漢中的上空,兩股氣息不斷交鋒著。
一股氣息幾乎快要形成氣柱直達天界了,其氣息也濃厚了不少。另一股息較為弱小,還沒有形成氣柱,但是這股氣息中,天然的就孕育著一絲龍氣。
陡然,那股較為強大的氣柱突然就像失去了生機一般,氣柱瞬間崩碎。
四散的氣息,多數被另一股氣息吸納,剩下的卻還是迴歸了天地間。
吸納了大量赤色氣息後,帶著龍氣的那股弱小氣息,陡然生出一支氣柱來。
氣柱上,龍氣瀰漫,幾欲化作盤龍盤於氣柱之上。
這新生的氣柱,直指蒼穹。
一股淡淡的威壓,在這支氣柱中誕生著。
“天柱已經生出來了,劉皇叔的根基已成!”為首的那位道人心情舒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