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前世,有關楊松的記憶並不是很多,唯有的一條記憶,也不敢是原主利用了楊松的貪得無厭,從而離間了張魯和馬超的君臣關係,然後為劉皇叔招來日後的五虎上將之一。
至於之後有關楊松的一切,原主也不過是知道了,楊松最後被曹操斬首。
倒是後世的史料中,關於楊松的記載還算詳盡。
楊松成也貪得無厭,敗也貪得無厭,最終確實被看他不順眼的曹操,給一刀卡擦掉了。
不過,目前來說,楊松倒還是有些用處的。最起碼,他曾經是張魯身邊的得力住手,有他當帶路黨,漢中郡那些未被奪取的城池,招降也會容易不少。
翌日,李嚴奉令趕到了漢中城,接手漢中城的政務工作。
諸葛亮帶著魏延,五千輕騎,直奔葭萌關。
有主公坐鎮漢中城,政務有李嚴幫著處理,防務方面則有張飛、文碩等人,還有三萬大軍駐防,諸葛亮並不擔心漢中城會再出紕漏。倒是葭萌關,確實形勢萬急。
其實,想要奪取葭萌關,並將張任擋在葭萌關之外,僅憑這五千輕騎是遠遠不夠的。
何況,這五千輕騎,也只不過是騎著戰馬的步軍罷了。
不過,據諸葛亮所知,葭萌關此時的守將好像是廖化。
諸葛亮有把握說服廖化歸降。
是以,帶多少兵力前往葭萌關,對諸葛亮而言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兵貴神速。
諸葛亮必須趕在葭萌關告破之前,抵達葭萌關,並說服廖化歸降,這才是正經。
至於帶著五千輕騎,不過是為了以往萬一罷了。
……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後世的這句調侃,雖然說的是蜀漢後期沒有大將之才,卻也不無吐突出廖化的才幹來。
須知,原主前世直到星落五丈原之前,麾下也還是有魏延俯首聽命的。在有著魏延堪當大任的時代,廖化都能擔任先鋒,豈不能說明廖化確實是先鋒之才?
前世,廖化是什麼時候投奔劉皇叔陣營來著,諸葛亮已經不大記得了。
今生,諸葛亮遇到廖化的時候,卻還是在去歲中秋之後。
諸葛亮從徐州趕回隆中的時候,在芒碭山遭遇了廖化。
那時的廖化,正在芒碭山打家劫舍,然後遭遇了回家途中的諸葛亮。再然後,廖化被諸葛亮身邊的一個小丫頭,給猛打了一頓。
當時,廖化被打得失去了做土匪的信心,恰逢諸葛亮忠言相告,在中原做土匪是沒有前途的。於是,廖化當時就棄了芒碭山這個土匪窩,向西而走。
因為不想再遇上諸葛亮,廖化只能向西,進入漢中地界。
其實,廖化最想去的是川蜀。
不過,進入漢中之後,廖化被張魯給招攬了。
更確切的說,廖化是在路過葭萌關的時候,被閻圃給招攬的。
接下來,廖化就效力於張魯,跟隨著閻圃駐防葭萌關。
當閻圃被張魯抽調回漢中城之後,接手葭萌關防務的就是廖化。
葭萌關,關牆上,廖化滿身狼狽。
剛剛打退了蜀郡的再一次攻關,廖化都親自上陣殺敵了,雖然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他卻是一身鮮血,都是被敵人濺的鮮血,樣子就顯得十分狼狽了。
接手葭萌關的防禦,已經有一段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