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夢的這一席話,說得眾人心情都很沉重。
特別是江東的四位降臣,這時才總算明白,當日淝水之泮,郝夢大勢在握的時候,為何要勸降江東了:都是大漢臣民,打生打死的,最終肯定是便宜了異族!
“晉王殿下高義,某公孫瓚佩服!”公孫瓚抱拳恭謹道。
這句佩服,倒底是出自內心,還是場面客套話,就只有公孫瓚本人知道了。
不過,郝夢的這番話,倒底佔據著大義層面,場面話也好,出自內心的佩服也罷,實在能夠收買不少人心。君不見,這九泉之淵中,很多人都被郝夢的這番話所感動麼?
接著,公孫瓚又嘆息道:“晉王如今坐擁十州,剩下的三州也在彈指之間。如此說來,著天下雖大,卻已經沒有某公孫瓚的用武之地啦!”
“晉王好意,復活某公孫瓚,算是白費了!”
這句話,卻是公孫瓚的試探。
郝夢費心費力的復活他公孫瓚,肯定是要招攬他的,且,很有可能還會重用他公孫瓚。但倒底如何重用,公孫瓚卻是搞不懂的。
領兵作戰?
他公孫瓚雖也能勝任,卻也只是將領該做的事兒;用他公孫瓚領兵,就未免有大材小用的遺憾。這也是公孫瓚感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原因。
出任太守,坐鎮一方?
若是郝夢治下,只掌管政務、不過問軍事的太守,那卻是文官們該做的事兒,用他公孫瓚同樣是大材小用。
若是軍政一手抓的太守,那可就是坐鎮一方,與諸侯無異。
問題是,這樣的太守,郝夢會任命名麼?
……
“伯珪將軍卻是過謙了!”郝夢笑道。
“是英雄,總歸是有著用武之地的!”
“時下,我大漢疆域卻是內憂外患。”
“內憂,孤自會解決,也差不多就快解決了。等孤廓清了天下,卻還得休養生息個三五年,才能騰出手來。畢竟,才廓清的天下,民力和國力都不多了。”
“但是,剛才,孤就講過,我大漢周邊異族都很壯大,這就是外患。若等咱們內憂平定,由等個三五年再去解決這些外患,勢必有尾大難去之嫌。”
“是以,孤準備找些有能力的大將,坐鎮這些邊地。一者是守住我大漢邊疆,二者就是在有餘力的情況下,視情況絞殺這些異族。”
“只有死掉的異族,才是好異族!”
“公孫將軍,以為然否?”說到此處,郝夢向公孫瓚問著。
公孫瓚頷首,“晉王此言,甚合某意!”
只有死掉的異族,才是好異族!
這句話算是說到公孫瓚的心坎兒上了。
公孫瓚本就是大漢民族主義者,家族在遼東,一直就以絞殺草原少的胡人為己任。公孫瓚擔任北平太守期間,還為此與幽州牧劉虞起了齷齪。
公孫瓚的政策就是:死掉的異族才是好的異族!
但劉虞卻一直懷柔。
是以,後來公孫瓚直接就滅了劉虞,將他捆著送到長安董卓那裡。
所以,郝夢現在的這句話,就讓公孫瓚有著知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