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城,晉王宮。
朝會時間已過,百官退去之後,郝夢卻將各部主官留了下來。
此刻,大殿中,糜芳正在彙報著在野武將來投奔的事情。
招手武將,這件事情也歸於兵部管轄,只不過卻是由糜芳掌管。
兵部尚書是劉表沒錯,左侍郎是孫權也沒錯,但右侍郎卻是一直主持新兵營的糜芳。
可以說,整個兵部的大多數事兒,都是糜芳在處理;劉表和孫權只有知情權,卻沒有插手的餘地。偶爾,或許有點無關大局的小事兒,才會交給他們二人去處理。
真以為郝夢任命他們二人為兵部主官,就會任由他們插手兵部的事物?
“自從九泉之淵的訊息流傳出去之後,前來濟南城的武將絡繹不絕。因為打不通九泉之淵,很多武將便直接來濟南城投軍。”
“僅三天時間,濟南城外的新兵營,就招到了五萬三千六百餘武將。”
“這還是經過挑選的。”
“若什麼武將都收的話,這個數量還得翻一倍不止!”
“此外,還是因為九泉之淵的訊息,各地的那些在野武將,還在不斷的趕來。可以預見,僅今年,咱們就能招到十萬人以上的武將。”
糜芳彙報的聲音都充滿著歡喜。
殿中,劉表、孫權也好,還是公孫瓚也罷,都有些震驚。
招募十萬武將,那是個什麼概念?
晉王麾下,本就有著十多萬的武將,再加上十萬,就是二十萬武將了。
要知道,這可是武將,不是普通計程車卒!
想當初,董卓雄霸天下時,手中也不過二三十萬兵馬而已,其中九成九還都是普通士卒。
二十萬武將,只要運用合理,那將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糜芳還在彙報,一名近侍卻湊到郝夢身邊,遞上一份密報。
看著密報上的內容,郝夢真不知道是該哈哈大笑呢,還是應該惱羞成怒。
少頃,糜芳彙報完畢,郝夢便道:“剛剛接到細報,四月二十四,劉璋於成、都稱蜀王;五月初一,劉備於益州郡稱益王;五月初五,曹孟德也在漢中稱魏王。”
“此外,西涼的馬騰,也在馬超的攛掇下,準備在六月初六稱王。”
“劉備和劉璋稱王之後,都先後頒發王詔,搬出高祖當初定下的白馬之盟,號召天下諸王共同勤王,目標,就是咱們!”
歷史上,劉備和曹操也曾稱王,這沒錯。
但是,曹操稱王是什麼時候?劉備稱王是什麼時候?
現在,他們這二位稱王,是不是太早了、名不符實?!
人家劉璋稱王,勉強還說得過去。
畢竟,人劉璋好歹還有著蜀中做根基。
他曹操和劉備,哪裡來的根基稱王?
須知,曹操和劉備還只是借居蜀中,地不過數城,兵不過萬餘,居然就敢稱王?
真以為稱王是那麼好玩兒的麼?
……
話說,二月初二那天,郝夢祭天,進爵晉王位。
還不到三月份,這則訊息就傳遍了天下。
蜀中,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