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章 年糕

勸進成功,眾人無不鬆了口氣。

這種戲碼,三讓三辭最好,卻也最怕的就是玩脫了。

歷史上,這種勸進的戲碼,玩脫了的也不在少數。遠的有周公姬旦,近的有篡漢者王莽。

周公姬旦,乃是周武王的親弟弟。武王崩殂之後,周公輔佐年少的周成王。

當時,無論是軍中還是在政務上,姬旦的威望比之周成王要強得多。

於是,便有阿諛奉承之輩,向周公姬旦勸進,全勸周公取成王而代之。

誰成想,周公卻是忠心輔佐周成王的,對勸進不受不說,反而將勸進之人給告到了成王架前。然後,勸進之人自然是玩完兒的,周公卻也在牽連之列。

當時的周成王或許就在想:麼的,王叔留在身邊果然是個威脅!

這便是被勸進者根本就無意進位,到頭來卻因勸進的戲碼,大家都沒落到好。

至於王莽,有一句話說得就很好:王莽謙恭未篡時。

在西漢末期,王莽是外戚,能力是沒得說的。

而且,說句不抹黑的話,早期的王莽,其實是真心實意扶漢的。

當大權在握,而當時的大漢帝國又確實是爛泥扶不上牆,王莽便逐漸滋生了野心。

於是,勸進的戲碼也就隨之而來。

據說,王莽剛剛坐上大司馬的時候,便有大儒孔光勸進。

只不過,王莽雖有野心,當時卻還是不敢篡漢的。

三次勸進,王莽都堅辭不受,然後,就再也沒有人去勸進了。

畢竟,周公姬旦的殷鑑不遠。

萬一,王莽確實就是忠心扶漢的呢?

是以,王莽主政之後,雖權傾朝野,卻一直沒有人勸進。

等王莽野心更大,想要篡漢時,茫然四顧,卻沒有看到哪怕一位勸進之人。

即便是阿諛奉承之輩,也不敢輕易去勸進的。

最終,王莽不用人勸進,直接篡漢自立了。

結果顯而易見,王莽好不容易經營的名聲被毀於一旦,還被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這便是勸進時堅辭不受,過後想要進位卻又無人勸進,名聲毀於一旦。

……

“臣等參見晉王殿下!”

大堂中,在郝夢接收勸進,準備進位為晉王之後,眾人第一時間就躬身參拜著。

是的,沒錯,就是躬身參拜。

這時雖也有跪拜的禮節,卻也不是常用的。

臣子跪拜天子,一般都是在天子繼位,或者天子祭天之時。當然,每年一度的正旦大朝會,臣子是必須跪拜天子的。還有一點,就是封疆大吏以及外臣,覲見天子時,也必須的跪拜大禮。

除此之外,臣子在平日裡,即便是上朝,也是無需次次跪拜的。

這一點,似乎一直延續到了宋朝,才終結的。

趙宋開國之後,平日裡上朝時,大臣偶爾才會跪拜,然後便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與皇帝陛下商討國事。趙匡胤可是兵痞出身,對這種現象有些看不慣。於是,便命人撤走了大臣們坐的椅子,且還升賞了帶頭跪拜的幾名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