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被複活之後,在濟南城盤桓了近兩個月,聆聽了晉王的許多囑咐,商討了關於絞殺鮮卑人,以及西域諸胡的一些事宜之後,然後才快馬加鞭趕回遼東。
作為大漢民族主義者,絞殺異族才是公孫瓚的最大樂趣。
有了晉王郝夢在後面的鼎力支援,公孫瓚用來絞殺異族的軍隊組建得很快。
一萬精騎很快就位,五千後勤營也同時組建完畢。
因為鮮卑人也好,將來所要面對的西域諸胡也罷,都他孃的是馬背上的異族。
是以,公孫瓚這回按照晉王所吩咐組建軍隊,直接摒棄了沒什麼大用的步軍,組建的都是騎兵。就連後勤營,也是次一等戰馬騎兵構成的。
普通騎兵好說,只要有戰馬和兵員,就能組建。
唯有白馬義從,卻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組建成的。
公孫瓚有強迫症。
白馬義從,就是公孫瓚的強迫症之最有力的證據。
昔日,公孫瓚雄霸幽州,常用的部隊也就是白馬義從。
只是,即便是那時的公孫瓚,旗下也不過五千白馬義從罷了。
如今,公孫瓚的強迫症並未得到糾正。
於是,公孫瓚依舊想著組建白馬義從。
只可惜,各種蒐購近半個月,公孫瓚到手的白馬也不過三十多匹。
無奈,三十多匹也就三十多匹罷,趁著入秋,公孫瓚便開啟了橫掃鮮卑草原之旅。
……
鮮卑草原,因為去歲幾大首領的相互撕逼,各部落早已人口銳減。其戰死的不多,更多卻是,青壯人口被幾大首領強制徵召走了。
於是,草原上的鮮卑部落,幾乎個個都急缺青壯男子。
公孫瓚從遼東出發,一路絞殺到燕山腳下,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一者是,各部落沒有成年男子,就無法組織地方。
再者就是白馬義從之名,即便到了現在還依然震懾著草原少的鮮卑人。
見到白馬義從,見到公孫瓚的將旗,鮮卑人幾乎是能逃則逃,實在逃不掉的便束手伏地,等待著公孫瓚的發落。
按照以往公孫瓚對待鮮卑人的態度,束手而降的鮮卑部落,雖然成年男子和半大小子都會被斬盡殺絕,但部落中的老幼和孩童,卻是會被放過的。
畢竟,公孫瓚也不是嗜血的魔鬼,還沒有做到連老幼都不放過的地步!
一路上,公孫瓚剿滅了少說也有上百個小部落。
一改以往對待鮮卑人的政策,凡是遇上的鮮卑部落,無論男女老幼,公孫瓚盡皆將之俘虜。牛羊等牲畜,也成了公孫瓚的戰利品。
按照當初在濟南城時,與晉王郝夢商議的政策,俘虜的異族,都將由後勤營發往中原。
其中的老幼和婦孺,會被分散到各地屯墾。
經過這麼多年的戰亂,以及妖魔鬼怪的禍害,中原的漢家人口銳減太多。這些異族俘虜補充進來,並不是為了充實人口的,而是為郝夢,為漢家百姓創造財富的!
按照政策,每縣之中分散的異族並不是很多;有屯墾團中的漢人監管,還有各地的巡防營虎視,倒也不怕這些異族鬧出事兒來。
至於鮮卑人中偶爾俘虜到的成年男子,公孫瓚也強忍著殺意,一併交給後勤營傳送到中原。
這些異族成年男子到了中原,就會被押送進各地的礦山之中,同樣是為漢家百姓創造財富。有所不同的是,這些異族男子進了礦山之後,必將是勞累致死的命。
這一點,在晉王郝夢制定對待異族的政策時,早就註定了的!
至於戰利品,則是由公孫瓚自行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