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之死,對劉皇叔集團而言,有沒有影響?
影響大了去了!
其實,孫策是武將,更多於是一方集團的掌舵人,這種人其實是最好打交道的。
譬如曾經的呂布,袁術麾下謀士,三言兩語就能說動他與呂布反目成仇;甚至曹操都能隔空佈局,讓他將劉皇叔逼出徐州,然後又用區區一個臥底計,就讓呂布兵敗徐州。
又譬如西涼集團的三位掌舵人,諸葛亮只需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分分鐘就能化敵為友。
江東若是一直有孫策掌舵,前世的諸葛亮根本就不用擔他日的大意失荊州了。
孫策是武將,恪守信諾,輕易不會做出背盟之事來。
相反,孫權就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前世,孫、劉結盟,孫權就是當面笑嘻嘻,卻在背後裡捅刀子。
如今,一如前世,孫權再次執掌了江東,諸葛亮可就不敢與江東結盟了。
即便結盟,諸葛亮也不會相信江東的。
“若是孫策執掌江東,他日咱們就能與江東結盟,共拒曹操。”諸葛亮說道。
與江東結盟,十有**是必然的。
因為,沒有意外的話,官渡之戰必然以曹老闆大獲全勝而告終。
屆時,曹操就會雄霸中原和北地七個州,天下十三州曹操就佔據了大半,其他六個州就是其他幾位諸侯的了,這其中還有蠻荒之地的膠州和西涼。
所以說,剩下的這幾位諸侯若有意爭霸,結盟共抗曹操就是必然。
到時候,曹操的勢力實在太強,不是某一位諸侯就能與之相抗衡的
這一點,就算諸葛亮不說,劉備等人也很清楚。
畢竟,他們現在可不就是與西涼軍結盟了麼?
“現在,換做是孫權執掌江東,他日若有需要,咱們自然還是有可能與之結盟。但是,孫權可能連他兄長孫策都會幹掉,與這樣的君主結盟,咱們能放心麼?”
諸葛亮又道。
這就是影響。
若是孫策執掌江東,劉皇叔集團就能放心的與之結盟;換做是孫權執掌江東,諸葛亮就不敢放心了。
前世,原主諸葛亮就是沒看透這一節,一直覺得江東就算背盟,也不會背後捅刀子的,這才有了關雲長大意失荊州。但凡,原主前世稍微提防江東一些,就不會有荊州之失。
劉備聞言苦笑。
果然,孫策被刺身亡,對他們漢中集團還是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其他影響且不說,就說將來可能結盟之事,他劉皇叔也信得過孫策,卻不一定信得過孫權。
當初,孫堅死後,其家眷就是袁術庇護的;所以孫策就算看不慣袁術,也不想成為袁術的打手,最終也只是佔據江東,名義上還是袁術勢力的一員。最後袁術敗亡之後,孫策甚至不顧非議,二次攻克廬江,庇護了袁術的家眷。
這就是孫策的為人,與之結盟基本就不用擔心孫策背盟了。
相反,若是孫權的話?
話說,如果孫策被刺身亡這件事情真有孫權參與,這樣的諸侯誰還敢與之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