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孫伯符殞落了?!”
知道這個訊息時,甘寧也同樣一臉的不敢置信。
昔日,他甘寧縱橫長江,與江東小霸王孫策可就是“鄰居”呢,孫策的驍勇,甘寧自然是深知的。甚至,當初在江夏水師中混得不如意時,甘寧都想投奔孫策來著。
沒想到,這麼樣的一位驍勇君主,突然就殞落了,居然還是被刺身亡?
不敢置信之後,就是惋惜。
天下又少了一位頂尖凝罡境武將矣!
心中感嘆稍許,甘寧卻又問道:“弔唁江東,怎麼是軍師前去呢?”
在甘寧想來,前往江東弔唁這件事情,主公隨便遣一人為使就行,何必要讓孔明軍師前往呢。雖然,他甘寧自信能夠護佑軍師安全,但是萬一有了疏忽呢?
須知,孔明軍師的價值,在整個劉皇叔集團而言,都是不可估量的。
“此行江東,除了弔唁之外,還另有任務。”諸葛亮笑道。“譬如,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向江東購買戰船;這也是需要你甘興霸隨行的緣故。”
諸葛亮說到這一點,甘寧就表示理解了。
這種需要磋商大事的出使,還真不是隨便一位文官為使者就行的,特別是如今江東這種情況,一般使者能否說動江東出售戰船,還真就很難說。
甘寧如今是漢中的水師大將,自然也迫切需要戰船。
聽到諸葛亮讓他隨行護衛的原因之後,甘寧自然喜笑顏開。有了更多的戰船,他甘寧執掌的水師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水師,否則就是如今這般,大貓小貓三兩隻的。
……
交通工具換成了三桅戰船,加之漢水河道在流經成固縣之後變寬變深,又是順流而下,諸葛亮他們的速度就更快了。
後世有言;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又有言: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兩首詩詞雖有誇張成分,卻也說明了走水路確實便捷,速度也並不慢的說。
三日後,船過襄陽,臨時停靠。
甘寧帶著麾下,在襄陽城碼頭左近的市集上採購,諸葛亮和夫人卻並沒有下船。
這只是臨時停靠,穿上需要補充食物和飲水等物資而已,並不在襄陽城過夜的。
再者說,眼下諸葛亮也不想進城拜偈劉荊州。
或許,等從江東回來時,諸葛亮才會前去拜偈劉荊州。
又兩日,戰船很快就臨近三江口了,這時船上的甘寧卻顯得有些忐忑。
因為劉荊州大力支援劉皇叔的緣故,在荊襄地界上,特別是漢水這段水域中,甘寧他們的戰船基本可以暢通無阻,荊襄將士只要看到戰船上的旗幟,多半就不為為難甘寧他們。
但是,這不包括江夏。
荊襄的山頭主義很嚴重,其中一支山頭就是江夏太守黃祖。雖然,在名義上黃祖是劉荊州的下屬,很多時候也會聽命於劉荊州,但是,一旦黃祖桀驁起來,不鳥劉荊州的時候也是有的。
甘寧本就是從江夏水師大營“叛逃”的,此前他可以在南郡、南陽郡的水域遊弋,卻很少會跑到江夏水域來顯擺,就是擔心被黃祖那個莽夫給抓住。
“興霸可是在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