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黎陽。
五月的烈陽似火,即便黎陽城緊鄰著黃河,卻也解不了多少暑氣。同樣的,汛期過後的黃河,也解不了許多人心中的焦急。
官渡決戰,進行已有大半年了,然而大將軍袁紹還是無法跨過黃河半步!
開春之後,雖然與曹操多有交戰,但是袁軍敗多勝少。加之春末夏初這段時節正值雨季,也是黃河汛期,即便兩軍相持於大河兩岸,卻也沒有多少交鋒的機會。
這不符合大將軍的預期。
去歲,決定與曹操決戰時,袁紹就曾計劃過,數十萬大軍渡河南下,曹操必然無法抗衡,一年之內滅曹不成問題。等滅了曹操之後,花三到五年的時間消化曹操的地盤。再然後,就可以舉百萬大軍橫掃整個天下了。但是如今,數十萬袁軍被擋在黃河北岸已經半年之久了!
速戰速決,已經變成了持久戰。
軍中帥帳中,袁紹正在召集眾將軍議。
前幾天的汛期剛過,最近這段時間是難得的好天氣,袁紹準備再秀一波。
雖然說,袁軍每次出擊都是敗多勝少,但是袁紹不在乎。
不就是折損點將士麼?
他袁紹兵多將廣,並不在乎這點折損的。
相反,對岸的曹軍若是繼續這麼折損下去,曹操只怕會頭痛發作的吧?
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這段時日的小打小鬧,雖然是袁軍敗多勝少,但是曹軍折損也不少的!
……
“主公,如今春種剛過,夏收在即,正是青黃不接之時,也正是與曹操一決勝負的最佳時機!”帥帳中,袁紹剛過發話開始軍議,許攸便建言道。
春種剛過,夏收之前的這段時間,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百姓這時候多半是野菜粥度日,軍中糧草也不是很充足的說。
當然了,大將軍袁紹雄踞青幽並冀四州,再加上他們老袁家多年的積蓄,百萬石糧草還是有的,支撐到夏收的賦稅收上來完全沒問題。
但是對岸的曹操,就未必能撐到夏收之後了。
據許攸估計,曹操這時只怕正在拆東牆補西牆的,到處在蒐集糧草吧?
畢竟,曹操雖有近四個州的地盤,但是賦稅卻只有兗州一地。
徐州和豫州,都是曹操去歲剛剛平定的,這兩地賦稅,怎麼也要等到夏收之後。還有關中已經靡亂,那裡的賦稅就更想了。
加之這幾年連年征戰,曹操的府庫中能有幾石餘糧?
所以說,最近半個月的時間,正是曹操缺糧時期!
趁著曹操缺糧,袁軍就可以全線出擊,到時候曹軍都是在半飢半飽之間,戰鬥力自然是大打折扣的。如是,一戰定勝負其實是不要太容易。
要是等到夏收之後,三五個月之內,曹操就不會再缺糧草了。
那時,再想滅曹,就又成了僵持戰了
……
聽著許攸的建議,袁紹頷首道:“黃河沿線,曹軍防範甚嚴,我軍渡河困難,如之奈何?”
他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不知道曹操這段時期正值缺糧的時候?
這也是他在汛期剛過,就急著召開軍議,準備與曹操一戰定勝負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