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帶領兩萬蜀軍先鋒剛出劍門關,坐鎮在劍門關關牆上的魏延就收到了訊息。
這不是探子細作發揮的作用,而是兩地相隔並不算太遠,百來裡的距離,登高眺望的話,對方大規模的兵力調動,根本就瞞不過他魏延的雙眼。
“對面的蜀軍主將是吳懿,不可能擔任先鋒來襲,那麼眼下這位蜀軍先鋒,就只能是張任了。”看著大隊蜀軍開出劍門關,魏延心中揣測著。
劍門關蜀軍主將是吳懿,副將張任,參軍黃權,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將領十數人,這都瞞不過探子和細作的雙眼。就好比漢中有什麼動靜,也瞞不過其他諸侯的探子一樣。
然,蜀將將領雖多,實力達到凝罡境的猛將卻只有吳懿和張任二人。
明知道駐守葭萌關的是他魏延,蜀軍主將只要不傻,就不可能派其他普通將領來送菜。如是,這領著蜀軍先鋒來襲的,除了吳懿之外,就只能是張任了。
不過,吳懿是蜀軍主將,大戰尚未開始,怎麼可能由主將擔任先鋒?
魏延雖然是武將,但腦袋中卻不止是長肌肉,分分鐘就想明白了這些。
“張任,手下敗將也,正好讓他再嘗一嘗戰敗的滋味兒!”魏延手撫大刀,戰意盎然。
按照軍令,他魏延要在葭萌關堅守到七月十四,方能撤離,或者敗退。
但是截止今天,才七月初十。
想要以五千兵力,在二十萬蜀軍的猛攻之下,堅守四五天時間,這就需要考驗他魏延的能耐了。這大約也是軍師讓他魏延立下堅守,卻讓廖化領軍撤退的原因吧?
綢繆良久,夜色降臨之前,魏延帶領一千輕騎,趁著夜色殺出葭萌關,直奔蜀軍來襲方向。
一天的時間,並不足以讓蜀軍先鋒抵達葭萌關下。
大軍行軍,多時日行六七十里便要紮營,多者也不過八十里。
從劍門關到劍門關,山道蜿蜒,百里距離,行軍最少需要兩天時間。
當然了,若是以輕騎突進的話,百里距離也就兩三個時辰。
不過,張任的先鋒軍,自然不可能全都是輕騎。
是以,今夜張任必然會在半道上紮營過夜!
劍門關到葭萌關這百里山道中,什麼地方適合紮營過夜,魏延早就瞭然於心。他奉命駐守葭萌關的這段時間裡,可不是吃乾飯的,葭萌關附近百里之內的地形,他魏延早就摸透了!
……
朝陽穀,位於劍門關東北方向七十餘里處,距離劍門關也不到三十里。
此山谷三面環山,唯一的出口東北方向,是以才有朝陽穀之名。此山谷的出口也正對著馳道(劍門關與葭萌關之間的馳道),谷內面積不小,可容納十萬餘人,非常適合大軍按營寨扎。
大軍在此按營寨扎,只要把守住谷口,也不用擔心敵襲。
當然,若是山谷四周的山峰被敵軍佔據,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蜀軍與張魯交兵這麼多年,在這朝陽穀按營寨扎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自然知道怎麼做才是最安全的。君不見,四面的山峰上,一座座箭樓矗立在那裡麼?
任何人,想要從山峰突破朝陽穀,這些作警戒用的箭樓就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此時,半月東昇,朝陽穀內燈火通明,就連山峰上的箭樓附近,也同樣有著許多火把照明。
月色下,一群黑影卻正在向朝陽穀悄悄靠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