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章 兵臨涪城(1)

諸葛亮記得,在原主前世的記憶中,建安十七年時,就是這位王累王縣令,為了勸阻劉璋出迎入蜀的劉皇叔,在成▪都的城門樓上刎頸+墜樓,進行了死諫。

只可惜,王累的死諫沒有起到絲毫作用,劉季玉還是走出成▪都,前往涪城迎接劉皇叔。

按說,王累能夠向劉季玉進行死諫,這就該是十足的忠臣才是。但是現在,據關羽說,他們那支先鋒抵達梓潼縣城下還不到半個時辰,這位王累王縣令就開城投降了。

說好的忠臣孝子人設,居然就這麼崩塌了。

不過,諸葛亮稍微一想也就理解了,前世和今生的王累,為何會有截然不同的人設了。

前世,王累官居益州從事,相當於後世的省委秘書;而眼下的王累,只不過是梓潼縣縣令,相當於後世的縣高官。省委秘書VS縣高官,自然是省委秘書獲得重用。而且,當時蜀地大勢還在劉季玉。所以,前世的王累,對劉季玉死心塌地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前世王累死諫時,是在建安十七年,距離現在的建安五年,有十二年之久呢!

在這十二年的時間裡,足夠王累身後的王家,將勢力在蜀地發展得錯節盤根的。於是,身為蜀地本土勢力,自然更加不想外來勢力的劉皇叔,輕易打破蜀地的平衡!

這些想法,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坐在馬紮上的眾人,也只是看到孔明軍師愣了一下神,然後就迅速回過神來。

……

兩天後,果然是雨過天晴。

只不過,一場連綿十餘日的秋雨過後,即便雨後天晴了,也還是無法繼續出兵。道路還是泥濘的,剛剛放晴的天氣,還不足以讓地面烘乾。

不過,又等了兩日,地面終於乾硬了許多。

於是,繼續出兵涪城,也就按照計劃提上了日程。

此時,駐紮在涪城的漢中軍,有八萬之中。其中,兩萬人是關羽的那支先鋒軍,還有一萬人是諸葛亮他們帶來的一萬精騎,剩下的五萬人都是在劍門關時的降兵。

其實,關羽統帥的這兩萬先鋒之中,也有不少人是降兵。

只不過,眼下蜀地大勢在劉皇叔,這些降兵自然知道怎麼抉擇!

大漢建安五年八月二十七,八萬漢中軍兵臨涪城城下。

涪城,距離梓潼縣也有兩百餘里,大軍行軍三日,於八月二十七日傍晚時,才將將抵達涪城城下。安營紮寨,然後,諸葛亮和劉備,在關羽等人的護衛下,繞著涪城視察著情況。

涪城,也是一座堅城。

諸葛亮記得,前世時,主公入蜀的起點,就在這座涪城。

當時,主公還只有荊州南部五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江夏郡和荊襄首府的南郡;只不過,其中這南郡,乃是從江東“借”來的;這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劉備借荊州了。

前世,建安十六年,蜀主劉季玉被張魯搓煩了,在張松和法正的攛掇下,邀請剛剛奪取荊南五郡的劉皇叔入蜀,準備以劉皇叔的兵鋒,幹趴了漢中張魯再說。

於是,劉皇叔便從南郡起兵三萬,逆長江水道而上,在巴郡首府江州轉道,沿著涪水逆流而北上,最終抵達廣漢郡的涪城。按照約定,劉皇叔的外來兵馬,是不能進入蜀郡腹地的。所以,這涪城和梓潼縣,以及劍門關,就是劉皇叔的駐軍之所,也是他面對張魯的戰略縱深。